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秋前夕,14岁中学生服毒自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8日10:37 江南时报

  10月5日,当大家还沉浸在节日喜庆之中的时候,盐城市龙冈镇初级中学初一(1)班的胡芸芸(化名)同学因不堪忍受同班同学邵梅(化名)的恐吓和辱骂,在该日早晨趁父亲上班之际,留下一纸遗书后,喝下剧毒农药甲胺磷后身亡。

  苦命孩子出生后即被亲生父母遗弃

  芸芸今年14岁,家住龙冈镇军营村。据了解,芸芸出生后不久即被亲身父母遗弃,丢在军营玻璃厂,胡玉强发现了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她,顿生怜爱之意,于是将小芸芸抱回家,悉心照料。由于胡玉强是单身汉,没有自己的孩子,看到小芸芸天真般的可爱,胡决定将其抚养成人。

  “这些年来,父女俩一直相依为命,真没想到老胡一把屎、一把尿将孩子辛辛苦苦养育了14年后,结局竟然是此等的残酷。孩子(芸芸)今年夏天刚考上龙冈镇初级中学,才入学一个月不到啊。”老胡的一位邻居说,“老胡今年已经58岁,家境也不是很好,以前只有一间小房子,而且破烂不堪,后来才在旁边又接上一间小屋,这便是他的全部家当了。眼下,老胡在一个化工厂里做临时工,每个月也就几百元的工资。但是一心希望女儿能有出息,所以他将全部的精力全放在了女儿的身上。一般情况下,只要芸芸有什么要求,老胡都会想办法解决的。”

  据芸芸的大伯胡玉才介绍,芸芸这孩子十分懂事,平时也很乖巧,从来不让父亲操心。她不但学习成绩很好,而且还是一个做家务的好手,烧饭、抹桌子、扫地样样能干,这给胡玉强省了不少心。胡玉才说:“我们全家都是没有文化的人,因为没有知识,吃了不少苦。哪怕我们多苦一点,也要让芸芸念上书。芸芸的学习成绩很好,我们全家人为此而高兴。谁曾料到她会扔下我们呢。”

  一纸遗书饱含着诸多遗憾与酸楚

  “事发之前,家人没有觉察到芸芸有什么异常。只是在十几天前,芸芸无意中问了她父亲一句:‘要是我死了的话,父亲你会哭吗?’,当时胡玉强以为女儿是在说笑,就没在意。”胡玉才说,“事发当天正值国庆长假,她父亲是7点钟的班,一大早就去单位了。哪承想他前脚刚踏出家门,芸芸就喝下了剧毒农药甲胺磷。7时45分左右,才被我发现,但当时芸芸已经口吐白沫,不行了。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芸芸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后来在给她换衣服的时候才发现在床上有她写下的一封遗书。”

  记者看到遗书上孩子的稚嫩的笔迹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与酸楚。“亲爱的父亲、大伯、四伯,对不起,我走了……因为邵梅的恐吓让我不敢上学……我被邵梅吓怕了,我害怕她才死的……我再也看不到父亲了,我再也看不到亲人了,我再也看不到老师了……我有一个请求:我死之后请带上我亲身父母,让我看看他们的脸。”据周围邻居说,“看到这遗书,没有一个人不流泪的,这孩子太可怜了。”

  据知情人介绍,芸芸和邵梅是同班同学,又在同一个宿舍的。开学时两人的感情就不好。邵梅曾多次找机会辱骂芸芸,说她没有妈妈,是野孩子,并且还恐吓她。“有一天晚上回到宿舍后,芸芸去上厕所,回来后发现宿舍门竟被邵梅关死了,不让她进去。最后还是同宿舍的另一个同学在邵梅睡着后,才偷偷将门打开,放她进来的。”该知情人说。

  记者了解到,因为不堪忍受邵梅的辱骂和恐吓,在该校短短的一个月,芸芸已经多次回家向父亲哭诉,不想再上学了。但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胡玉强每次都劝说芸芸,并亲自送她回学校,而且还找校方进行交涉,希望学校能够解决此事,但是一直没有效果。“估计孩子实在忍受不了了,才选择了自杀,她是被逼死的啊!”

  校方解释:我们尽了义务,没有责任

  事发后,记者来到龙冈镇初级中学,该校工作人员却将记者挡在了学校门外,声称此事还没有解决,不接受媒体的采访。

  辗转之下,记者联系到了该校校长朱加信。据朱校长介绍,该遗书确系芸芸亲手所写,但是其死因却不是如其所说。“因为芸芸是家里惟一的孩子,老人倍加疼爱,有什么要求都答应,刚开学,胡玉强就给她买了辆电动车。但是芸芸经常骑着车子带同学玩,她的家人将车钥匙给没收了,芸芸一气之下才喝了农药的。”

  对于邵梅辱骂、恐吓芸芸一事,朱校长解释说,校方调查之后发现根本不存在此事,她们俩以前是同桌,只是发生了一点小摩擦而已,事后老师将他们调开,而且还撤了邵梅的宿舍舍长一职。“开学之初,学校发现芸芸行为异常,吵着闹着不想上学。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了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在这方面学校已经尽到了义务,所以在此事上学校并没有责任”,朱校长说。

  心理专家:此事透射青少年心理危机

  盐城市心理治疗中心乐守江医生认为,在当前独生子女时代到来以及社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点、焦点,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在校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同学或轻或重存在着各类心理问题。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生理的成熟带来心理的萌动。青少年受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和权益侵害,均可成为导致青少年自杀倾向等心理的潜在诱因,遇到应激事件容易诱发自杀倾向。

  如何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乐医生提出:“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教育者和家长在其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除了家长的平时正确引导外,学校在中学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同时以各种活动的形式,在培养学生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以防患于未然。”

  社会专家:生命教育应“道破生死”

  社会学家李教授指出,现在很多学生的自杀都是源于其自身心理脆弱和毫无“抗压力”。让人们备感忧虑的是,而今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关怀”下,大多数的中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及精神虚弱不堪,即使老师或家长的几句批评都会做出跳楼、喝农药自杀等激烈反应。而导致这种心理承受力惊人低下就是家长、老师和学校竭力创造的“无挫折”虚幻情境,这种掩饰社会物竞天择“原生态”的做法是非常不利于学生身心发育成长。不仅是对学生和子女不负责任,而且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毁灭他们。

  “我们应该对公众、对父母、对孩子正确引导死亡教育。死亡教育的实质是生命教育,应‘道破生死’,为青少年注射心理健康的疫苗。”社会学家李教授说,“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预防自杀的层面,但预防和减少自杀始终是死亡教育最直接、最现实的出发点。为什么很多事情直到死后才引起我们大家的关注?这需要我们细致地调查和深刻的反思。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内心的压抑和脆弱是多数‘问题学生’走上不归路的根本原因。关注我们身边的孩子,也许一次坦诚的对话就能让抑郁的心灵洒满阳光。”

见习记者 严红涛 记者 姜振军 摄影 陈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