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点燃新希望(下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0日10:48 红网-三湘都市报

  

点燃新希望(下篇)

  “7.15”特大洪灾中,耒阳市居民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

  

点燃新希望(下篇)

  耒阳市各部门正进行灾后重建 ■文/图记者 胡信锋

  7月15日,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袭击耒阳,短短两天时间,耒阳最高降雨量达448毫米,耒水最高洪峰达83.38米,超警戒水位5.88米。全市35个乡镇办事处68.2万人口受灾,倒塌房屋32500余间,其中全倒户4965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以上。

  灾情发生后,耒阳市迅速组织开展灾民安置、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掀起了重建家园的新高潮。

  灾后重建“新农村”

  耒阳市水东江街道办事处新和一组的徐述军在附近的一家砖厂打工,现在他每天上下班,都要绕道去看看正在建的新房。

  新和一组位于耒水河畔,地势低洼,有57户村民。从徐述军家到耒水河不到20米,一道防洪堤守卫着沿河村民不受耒水的侵犯。可是“7.15”这头洪水猛兽跃过了防洪堤,这里成了一片汪洋。

  在徐家的后院,至今还有污泥没被清走,在阳光的爆晒下,裂成了“龟背”。“水退后,家具、电器都被泡得不成样了。屋里的污泥有米把深,我们一家7口清理了两天。”为了让灾民重建家园,耒阳市先后出台了三个文件,对全倒户重建家园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水东江街道办事处决定让一组的灾民整体搬迁,与其他全倒户集中建房,重建点就在耒阳城区的最高点。“这个地方就在他们现居住地的后面,比较方便他们的生产生活,并且这里再也不会受到洪水的侵害。”耒阳市委常委、水东江街道办事处书记史庭光告诉记者。

  新和灾民新村统一规划、统一建房,每套(户)138平方米,二至三层。灾后重建工作队也进驻居委会,帮助村民重建家园,灾后重建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施工队进来后,小山头很快推平,如今的工地上,重建的58户新房的地基全打好了。

  “史庭光书记为新村的建设想尽了法子,先后筹集建房资金400多万元,并出面为灾民贷款80余万元,加上对全倒户建房补助的30多万元,实际上灾民自己并不要出多少现金,就可以住上新房。灾民的钱主要用在生产自救上,所以灾民建房的积极性很高。”新和居委会书记徐述锦告诉记者。

  “我们将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不仅仅是帮助灾民建房。除了把房建好外,其它的配套设施也要搞好,争取让灾民在年底之前住进来。”史庭光说。

  “灾民建房理事会功不可没!”

  “7.15”特大洪灾中,耒阳市共倒塌房屋32500余间,其中全倒户4965户。目前,全市所有全倒户除购房的外,建房工作已全面铺开,开工率达95%%,进展非常顺利。灾民建房理事会以其独特的形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贺洪治,驻大义乡红泉下村重建家园工作队成员之一。这次洪灾中,该村有215户受灾,倒房135间,其中全倒户46户。他告诉记者,“起初工作开展并不顺利,一部分村民过渡依赖党委政府,希望政府能帮他们建好房子;还有一部分灾民的经济状况不好,自身无力建好房子,又不积极筹积资金,主动性不强。同时,农村有个传统习惯,建房选址、动工都要看个好日子,这也就不能保证10月底灾民住进新房,压力比较大!”

  为尽快帮助灾民重建家园,驻村组的工作队根据“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工作队主抓,理事会主办”的工作思路,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作用,成立了由普通灾民群众组成的建房理事会。

  理事会成员选举产生,一般3至5人,都是本地公正、办事能力强、威信较高的普通灾民群众,分工负责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负责村组救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建房事务则由理事会具体负责:负责灾民建房的选址、规划,根据灾民意愿和经济能力,确定建房面积和建房造价;确定施工队伍,签订施工合同,协助组织工程施工,监督建筑用材和施工质量;核算、管理建房资金,核付工程价款,组织工程验收;负责房子分配;协调处理矛盾,牵头建设村落公共设施等等。

  此外,帮助灾民建房贷款20余万元,解决了灾民的资金难题。工作组四处争取资金,短时间内就将冲毁的公路修复通车。15组的村民李佑江告诉记者,“工作队背着行李住进村里,说灾民房屋不建好不走,我们有了主心骨啊!他们来后的第三天,就将公路拉通了。重建家园本来就是我们的事,他们急我们之所急,我们自己可不能拖后腿。”

  “灾民的事情自己办,让灾民建‘明白房’、‘放心房’,这透明度一高,灾民的误解和矛盾也就减小了,干群关系融洽了,群众的信心增强了,建房的速度也就加快了。”贺洪治笑着说。

  “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奋战90天,确保在10月底前所有全倒户搬进新居!”“一方有难八方帮,灾区人民感谢党!”记者刚一进入耒阳市三都镇坪洲村村口,这两条横幅就映入眼帘。回良玉副总理曾在此看望上千灾民。坪洲村三面环水,坪洲河由南向北成“U”型绕村而过,沿河两岸刚吐穗的稻田一片葱绿。今年7月15日,一场特大洪灾肆虐,全村13个村民小组受灾。该村一组的谢阳云等25户村民的房子依坪洲河而建。洪灾过后,位于水口的这些房子,只剩下了几口水泥井。

  在坪洲村1组,二栋灾民安置房正在修建第二层,大伙儿正忙碌地搅拌水泥、砌砖墙。村支书谢富成指着《坪洲村灾后重建安置新村》规划图告诉记者:这是政府为灾民集中建设的,共14户,每户两室一厅一厨一卫,面积84平方米。整个费用在25000元左右,政府补助7000元。

  这位老支书告诉记者,洪灾过后,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灾民冒着酷暑立即投入到自救中,“我们没有等、没有靠,都很积极地投入生产自救,你看,现在补种的水稻快收获了,虽然产量有影响,但是总比没有好。”

  在这次洪灾中,谢富成家的房子被洪水浸出一条2公分宽的口子。但是他一直没上报。“我只受了这么点损失,那些重灾户都一无所有了,补偿费用要用到需要帮助的村民手中。”

  同村的谢安忠在旁插话:“我建房用的地基是谢支书家的果园,他还把厨房拆掉让给我们建房。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为老百姓着想的!”《

  点燃新希望》(上篇)见本报10月7日A2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