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心灵沟通:和谐社会需要用爱心构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2日14:40 人民网

  方子同志:

  仔细拜读了你的来信,你的真诚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十分欣赏你有一颗博大而赤诚的爱心!爱心不仅是心灵的花朵,更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构建和谐社会最坚实的基础。

  你在信中谈到的一些人对献爱心存在的错误认识(包括你的困惑),在现实生活中

具有较大的普遍性,我感到非常有必要进行沟通。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人们长期受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事哲学还比较盛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大包大揽,个人献爱心的意识普遍不强。在转型时期,一方面社会需要公益事业,需要献爱心,但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对社会捐助等慈善事业的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弊病不少,漏洞尚多,确实伤了不少人的心,出现了一些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于是一些人认为,献爱心也要讲价钱,讲回报。当付出得不到或者小于回报时,就不愿意献爱心。这种明哲保身、惟利是图的思想让人们开始变得越来越世故,“该出手时不出手”,相当一些人变得麻木不仁、缺乏爱心。

  面对人间罕见的自然灾害,如海啸、地震、火山爆发、干旱、水灾、火灾等,党和政府当然要发挥领导和主导作用,即便是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遇到困难,党和政府当然也应该承担救助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在灾难面前,在群众遇到特殊困难的时候,仅仅靠国家的救助,往往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特别需要社会各界奉献爱心。党和政府之所以要动员广大群众奉献爱心,其实看重的往往并不只是具体的款物,虽然每一分每一厘都十分珍贵,但光靠群众的捐献,对于救助像今年重庆遭遇的百年大旱这样的大灾大难,往往是杯水车薪,但是,动员群众奉献爱心,其精神力量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因此,倡导社会捐赠,倡导群众奉献爱心,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凝聚人心,激发爱心。捐多捐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性的光芒普照大地,如果人人都能献出爱,让身受灾难之中的人们感觉到我们这个社会的温暖,从而让他们增强重建家园的信心,我们这个社会不是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吗?

  就拿今年重庆遭受的百年大旱来说,一些人认为政府在捐款方面是“被动”的,我必须高度负责地告诉他们,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的,这种说法是极不负责任的。今年重庆遭受了这么严重的灾害,但社会秩序井然,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虽然受到了很大影响,但并没有出现不稳定的情况,相反,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奋起自救,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我们之所以能够夺取抗击百年大旱的伟大胜利,这首先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也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奉献的爱心。重庆受灾后,中央和地方已落实救灾资金2.2亿元。在8月23日举行的“自强不息、人人重庆”大型赈灾义演上,广大市民慷慨解囊,全国人民爱心齐涌,4小时募集1.2亿元善款。其中,重庆民营企业家捐款超过2000万元,华侨和重庆华商会捐款近500万元,21个市直部门、3315名机关职工捐款近60万元。此前,中国石化集团、中国三峡总公司分别捐款600万元和30万元。李鹏同志也心系渝川父老乡亲,捐出30万元稿费修建“母亲水窖”。在各届人士的爱心捐助下,重庆已募集救灾款累计达1.3亿元。相比重庆在这场特大旱灾中遭受的上百亿元直接和间接损失,虽然这1.3亿元仍然是杯水车薪,但这些善款背后的爱心,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正是因为党和政府在大灾大难面前充分发挥了主心骨作用,广大人民群众纷纷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我们才彻底战胜了这场百年一遇的特大灾害,重庆人民战胜灾害的意志和行为,充分展现了重庆人的“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重,重庆人民抗击这场百年大旱的精神,已经成为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富民兴渝、建设和谐社会,将起到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诚然,我国的慈善事业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随着各项法律法规和捐助机制的健全,这些问题是完全可以根治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弱济贫,助人为乐,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需要弘扬这些美德,尤其需要更多的人无私地奉献爱心,从某种程度上说,爱心是构筑和谐社会的最好的“建筑材料”!

  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干部雷学刚2006年8月28日

  (《当代党员》授权人民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