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风情文殊坊:用文化留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4日06:13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院落业态丰富,李伯清讲书,可听;卡通漫画西餐吧,可玩;有印度风情,可观;有盐茶之韵,可品……艺萃之所,神往之处。”昨日上午,阳光灿烂。位于市中心人民中路旁的文殊坊内艺萃宫门口,中英双语指示牌上,简单的说明将特色鲜明呈现。记者漫步其间,脚踏青石板,极目四望,只见庭院清雅,游人熙来攘往,一派都市文化休闲的景象;在

高楼大厦中,市民与游客尽情体验着古朴的老成都风情,好不惬意!

  现场体验

  漫步文殊坊 梦回老成都

  昨日上午10时,通顺桥街36号。与旁边的长盛苑、四川仁爱医院等高楼相比,临街的爱道堂显得那么与众不同:青砖、黑瓦、白墙,微翘的房檐……记者沿着青石板路穿过白云寺街,来到五岳宫街。黑色的楠木柱,雕花的窗棂,以及以前房屋惯用的“眉毛檐”,屋檐下挂着的串串红灯笼,整条街洋溢着浓郁的川西特色。

  在文殊坊的主要街道上善街,许多游人正随着悠扬的音乐闲庭信步。街道指示牌前,两名异国少女正拿着相机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地猛拍。“文殊坊国庆节开街以来,我们已来过不下3次了。”原来,她们是四川大学建筑学院的Lydia和Rechel。临近毕业,主修建筑设计的她们被文殊坊独特的风格所吸引。“文殊坊的街道开阔,古建筑群村落气势非凡!”Lydia还认为,如果能依托文殊院独特的文化背景,适当地在建筑群中融入西方元素,效果可能更佳。

  市民感受

  吃的玩的多 来了不想走

  “李伯清在这儿说书?走,看一看。”艺萃宫李伯清书院里,人声鼎沸。记者站在门口数了数,不到5分钟,就有12人进李伯清书院“一探究竟”。听书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自书院在国庆节开业后,喜欢听李伯清说书的市民经常慕名前来,“几乎场场爆满”。进得书院,数十套圆桌竹椅挤满了整个院落。品茶处,功夫茶表演吸引了十余市民驻足观看。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众人对精湛的茶艺赞叹不已时,一中年妇女对于醒壶后的茶水流向充满了好奇:“嘿,那个水咋排出去呢?”说着还弯腰对案几“研究”起来,惹得旁人忍俊不禁。

  可能是天气好的缘故,昨日的文殊坊异常热闹。“老板,给我来两份荞面。”在上善街,七八个顾客将本来就不大的小吃摊“王婆荞面”围得水泄不通;3个小女生则在一旁的小方桌边津津有味地品尝起巧克力火锅和春卷来。沿街而上,一个手持“天下第一辣”招牌的卡通胖厨师像吸引了游人的眼球。外地来蓉的周先生就是冲着其憨憨的模样和大胆的招牌进的店,“辣得过瘾”,说话间,周先生还在大口大口地吸气,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创佳点睛

  文殊坊:翻开老成都记忆

  “依托成都人的记忆,通过实在的载体,还原老成都人的精神家园。”文殊坊的打造者、四川天晟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张颖告诉记者,文殊坊不仅代表了老成都文化,同时也引入了特色的漫画音乐西餐吧、天竺工坊印巴风情等品牌。经典漫画、畅想音乐、印巴风情表演点缀了文殊坊异域的风情格调;本土映象酒吧、民俗文化、经典古玩等继续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将是市中心最大的川西民居建筑群,游客足不出户即可体验老成都风情。”张颖说,除了目前可见的文殊坊一期工程,还将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打造一个占地20多万平方米的川西院落,逐步建成“成都会馆、成都庙街、空林大道”等特色街区,以“佛禅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休闲文化”等构筑并还原老成都风情。她所定位的文殊坊未来是:“不仅是旅游胜地,更要用文化留客。”

  本报记者 王雪娟 谢明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