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古碑古墓、古房基频现身,“十一”过后考古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4日07:38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十一”长假刚过,全市各工地恢复了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为了配合基本建设,让各项工程顺利进行,市博考古工作者正加班加点,按照考古规范的要求尽快完成各项抢救性发掘工作。昨天一天,记者跟随市博负责人走访了各大发掘工地,见到了多件出土文物。

  巨型古碑现身西善桥

  昨天早上,记者先来到了西善桥姚南村。前天村民们在建厂取土时,从地里刨出一个大家伙。这是一块巨型古碑,高度在2.5米,宽1米,一头还带着一个榫子。拂去泥土,上面隐隐显出字来,可惜大多已辨识不清。在碑尾落款处,考古人员发现了“正德八年”几个字,说明这是一块明朝正德年间的古碑,距今快500年了。令考古人员惊喜的是,这块古碑的发现地点紧靠姚南村一座高等级的明朝失考墓。这座失考墓前完整保存着6对12件石刻的羊、虎、麒麟、马、文臣、武将,可见墓主人身份相当高,极有可能是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某位开国元勋。而这块碑有可能为揭开墓主人身份之谜提供宝贵线索。考古人员正在对碑文进行深入的梳理。

  宋代古墓藏身平房下

  看完古碑,记者又来到了宁南大道旁的一处大型工地。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考古人员在开工之前先行勘探。通过分析铲头带上来的泥土,考古队员们已经确认此处有十多座古墓葬,从1500年前的六朝墓到100多年前的清朝墓都有。

  虽然这里是古代南京墓葬集中地区,但民国以来,此处已形成了一个小村子。在隔壁的山坡上,考古人员扒开一处平房的屋内水泥地面,在平房水泥地面下1米左右的地方,一座宋朝的古墓赫然在目。当地老百姓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从不知道自己的房子下还有座古墓。

  常府街挖出“梅花桩”

  下午,记者又来到了常府街。在三条巷对面的一个工地上,记者看到了数排疏密有间、错落有致的木桩,每根木桩有2米高、碗口粗。在木桩四周土层中散落着数量惊人的灰黑色陶瓦片和青花瓷片,上面多有“大清嘉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的底款。

  考古专家介绍,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先打地桩,在桩上建房。这种建筑多为临水。此次发现的遗址呈“凸”字形,显然是一座规模较大的类似水榭的建筑,而大批灰黑色的建筑构件证明原先这座水榭是青砖白墙黑瓦,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建筑。更有意思的是,常府街因明朝开国功臣、开平王常遇春的府邸而得名,此地有九莲塘之名,极有可能是开平王府后花园的水塘一带,到清代依然有亭台楼阁的建筑。南京日报记者李冀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