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东太平街社区 “融”字书写“太平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4日14:09 北京晚报

  在建设和谐社区的工作中,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东太平街社区在“融”字上做文章,突出数字、安全、环境、服务、文化五大品牌,把和谐社区建设落实为“太平生活”,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称誉。

  走进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东太平街社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小巷,葱郁的绿树。它位于新文化街中段,是一个楼房、平房混居的社区,共有居民1440户3951人。

  在这里有什么难事、闹心事,居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社区,许多居民从封闭的楼房中走出来,和邻居认识了,和平房的居民熟悉了,在参与社区活动中成了好朋友。

  “听证会”解决“不平事”

  在东太平街社区有一个“社情民意信息站”,居民有什么需求都可以通过它随时向社区反映。社区蒋凤仪主任介绍说,信息站刚建的时候,每户发了一张“社区民意调查表”,当时收回了800多份,居民提了222条意见和建议,按时更换小区报栏里的报纸、要求新建自行车棚,解决小区的路灯不亮等问题成为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2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如今,这些需求大部分得到了落实。

  社区的“社情民意信息站”主要以四种形式收集、记录信息:建了一个信箱,方便上班居民投诉;设了一部热线,居民可随时反映;放了一个笔记本,随反映、随记录,便于反馈;此外,每周四是居委会主任接待日,接待居民来信来访。

  为了让居民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东太平街社区还建立了“听证会制度”,什么事该办,该怎么办,都由居民说了算。84号楼地下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下住进了400多位来京务工人员,最高时达到800多人,由于地下室没有厕所,没有上下水,使原来只有三个蹲位的居民厕所每天爆满,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居委会召开了“如何解决84号楼问题”专题听证会,最后在区建委的帮助下,将他们全部迁出,使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居民们很满意。

  80号楼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使用的老式6层住宅楼,一入住使用的就是煤气罐,随着岁月的流逝,居民退休的,年龄大的越来越多,搬煤气罐上下楼越来越困难,渴望扔掉煤气罐,安装天然气管道的呼声也日益强烈。由于产权单位不景气,居民们把企盼的目光投向居委会,希望得到解决,一个居住20多年的老楼安装天然气管道,谈何容易!可是居民有这方面需求,就是再难,也要迎难而上。2004年元旦前一天,80号楼实现了天然气管道正式通气,使居民们20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社区管理不“排外”

  今年中秋节前,四十多名来自异乡的保洁员与社区居民“读家书说成长庆团圆”,畅谈家事和工作。这一天,他们还收到了街道工会送来的生活用品、月饼,心里感觉格外温暖。

  保洁队队长周建,16岁就从老家河南来到京城,在街道保洁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9年。如今,周建不仅在北京娶妻生子安了家,还入了党。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他像北京人一样参与了社区事务的管理——2003年,在东太平街社区居委会的换届直选中,周建获得了全部995张有效选票中的854张,首次当上了居委会委员。把来京务工人员吸纳进居委会,当时还不多见。对于这一大胆尝试,东太平街居委会蒋主任说:“我们这个社区来京务工人员有500多人,占所有居民的六分之一,因此,对他们的管理和权利的保护很重要。将来京人员吸纳进居委会,对于社会稳定和治安状况都有积极意义。”

  如今,在社区的文化团队里、手工编织班、合唱队、太极拳、秧歌队活动中,都能看到来京务工人员的身影。在东太平街社区居委会,来京人员没有客居他乡的感觉,他们与居民之间友好相处沟通,社区活动缺了他们,居民就会觉得缺少了什么,心里不塌实。多年了,社区逢年过节一准儿想着召开座谈会,像家里人一样坐在一起,聊聊天,增进彼此的感情,在社区居民和来京务工人员间,真正形成了互相帮助、互相关怀、共同建设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贾晓宏通讯员高辉J146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