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新通讯:消失已久的声音 金陵子弟情迷老吆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5日03:5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京十月十四日电 题:金陵子弟情迷老吆喝

  作者 黄霞

  “豆,豆,不同味,越吃越有味,你买我一包五香桂皮豆……”一阵阵古老的南京吆喝声从蜿蜒的街巷深处传来,仿佛重又回到了老南京城南的昔日旧梦中。最近,南京人迷

上了老吆喝,消失已久的吆喝声重又在金陵城内响起。

  消失已久的声音

  过去的南京,手艺人走街串巷叫卖物品、早点铺主清晨招揽生意、饭店喊堂招呼顾客都会半唱半说、韵味十足地喊起来,这就是南京吆喝。“元——宵……” 看似平淡无奇的几个字就这么一吆喝就美了起来,戏味浓郁、余音回荡,让人不由就探望过去。

  “修理洋伞补雨伞,还有洋伞拿来修理……”、“卖——烧饼——油条哎……”、“老——卤干……五——香——鸡蛋……上——客——哎……”这些各式各样迂回婉转的吆喝声,伴随着一代一代的南京人长大、老去。然而,出生于七十年代末的南京人,在刚听得懂吆喝声时,南京吆喝就已销声匿迹,成了记忆深处美好的回忆。

  南京人的思念

  吆喝曾经是南京买卖人的活广告,一口好嗓子喊上一段好吆喝,可以带来红红火火的生意。会吆喝的喊堂是各大菜馆争相聘请的人才。但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南京喊堂人开始逐渐减少,饭馆的吆喝随之消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吆喝正式随着走街串巷手艺人的锐减而退出了南京的历史舞台。很多南京人都对老吆喝难以忘怀。市民卜俊保甚至自发搜集了一百多段南京叫卖的典故。

  家在宁海路旁一个小巷中的尤老先生说:“我一直很怀念以前的那种吆喝声,有时候我就凭回忆自己模仿着吆喝上几段。但总不是从前的那个味。现在很难看到转巷的手艺人了,偶尔有一个也拿个大喇叭放录音、或者是敲个小铃。路边的早餐铺倒是很多,但没一个会吆喝的。每次我听饭店迎宾小姐说‘欢迎光临’时就想,要是吆喝上一声‘上——客——哎……’,那听来多带劲啊。”

  吆喝声再次响起

  南京人对吆喝的久久思念终于带来了效果,吆喝大赛开赛,吆喝大师“出山”带徒……上个月月末南京开名城会,吆喝作为有南京本土特色的风俗文化登场上演,在金陵城刮起了一阵吆喝旋风。很多市民开始学习,有的是为寻找童年的记忆,还有的是为了解长辈的童年生活。

  而今,金陵城不只出生在八十年代以前的南京人时不时喜爱吆喝上一声。连刚上学的小孩也会挎上了奶奶上街买菜用的竹篮,有模有样地模仿着喊“绒花,绒花……”、“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虽然不免少了那个韵味,但却是可喜的变化。

  据了解,由于南京老吆喝非常珍贵,将被制作成有声档案保存进南京市档案局数据库。档案局还筹划建设一个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在这个阅览室内可以查询到所有数字化的资料。南京双塘小学将在明天正式聘用六位老艺人授课,将南京老吆喝代代传承。如果进展良好,南京双塘小学甚至打算把南京吆喝纳入教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