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率先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上海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之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5日09:00 解放日报

  

为率先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上海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之二
党的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连日来,上海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全会精神,大家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上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重视、寄予厚望。胡锦涛总书记在对上海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中,明确指出上海要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了实现党的六中全会描绘的“和谐社会”宏伟蓝图,上海应该不懈努力,不辱使命。

  上海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一定要把学习全会精神落实到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中去,坚定不移抓发展,坚定不移反腐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努力工作,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市各系统、各区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一致表示:发展是和谐的基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在于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以发展巩固和谐,以改革促进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到发展改革稳定各项工作中。” 市国资委党员群众表示,发展为和谐,发展就必须讲科学。这是为了使发展更加全面、协调和可持续,避免大起大落和片面推进,避免付出过高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冲突的代价,真正实现以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今年是上海“十一五”的开局之年,许多党员干部认为,当前着眼科学发展,必须把学习全会精神与全力以赴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相结合,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确保完成今年主要预期目标的同时,谋划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发展为动力,不断推进“四个中心”建设。

  发展是辩证的,发展更是宏观的。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咨询部主任张兆安说,实现科学发展,需要统筹处理一系列重要关系,包括城乡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发展;以发展促进和谐,不能片面强调某个方面。近年来,人民群众普遍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就业就学等社会事业比较关心,上海已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接下来应当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推进,解决这些问题,在相关领域做实做好公共服务。

  上海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在未来发展之路上,必须更加重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市科委党组表示,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的实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基础。浦东新区党员干部们表示,要进一步以张江为载体推动自主创新、以陆家嘴为载体推进金融创新,加快提升产业能级、拓展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为全国积极创造并贡献经验。

  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发展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过程中,全市党员干部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深刻认识和把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就业、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一直是群众关心的问题。从今年7月起,上海连续实施职工遗属生活补助纳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调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高龄无保障老人纳入基本社会保障等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多项政策和措施,受到了百姓的欢迎。各相关系统党员干部表示,一定要进一步落实到位,确保好事办好。市建设交通、市绿化、市民政等系统的干部职工也提出,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重点工作与加强日常管理服务有机结合,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服务举措,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和市民群众安居乐业,真正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委等系统的党员干部提出,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通过相关制度、政策和体系的不断完善。上海应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机制;

  推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伴随社会利益多元化、各种矛盾互相交织,社会管理也面临着新课题。不少区县党政干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管理是必然要求。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提出,目前上海已经培育了不少社会力量,应当引导社会多方参与,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北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晓鸣认为: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工作。当前本市社区事务、卫生和文化“三中心”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可以依托社区这个平台,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百姓提供更有质量的服务。

  不少来自基层的工作者和普通市民表示,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只有社会稳定,人民的权益才能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闸北区一位义务居委干部刘英提出:上海可以在司法进社区、人民调解员、法律援助等做法的基础上,形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长效机制,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市检察系统、工商系统和市质量技监局的党员干部群众认为,要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上海平安建设;要建立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努力营造人民安居乐业、城市安全有序、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争当构建和谐的先行者和模范

  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本市各行各业的广大党员干部一致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一定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员干部要当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行者和模范。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市容环卫局、市水务局、市电力公司、广电集团等的党员干部表示,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通过促进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维护上海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局面。卢湾区淮海居委干部许绍珍等基层干部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对党的基层工作也是一种考验。工作中能不能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关键时刻能不能为百姓挺身而出;面对矛盾能不能深入基层耐心化解,上海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经得起各种历练,当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行者和模范。

  市外经贸委、市外资委、机场集团、铁路部门等系统的党员群众提出,反腐倡廉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无论是当前还是以后,都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虹口、闵行、闸北等区的党员干部表示,要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进一步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共谋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委员赵国通认为,和谐文化传递出一种人为本、和为贵的精神,其根本标准就是用“和谐”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解决矛盾。作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在发展中应当建立起这个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通过对和谐的肯定评价和相应的奖惩褒贬,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

  “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到不久前党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杨学进、郏宗培、尚长荣、奚美娟等文艺出版界人士认为,和谐文化贯穿于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上海应继续抓住筹办特奥会、世博会两大契机,开展知荣辱讲文明的活动,聚焦公共道德、培养文明风尚、倡导和谐理念、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通过人人参与、从我做起,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夯实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