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缘何常说“十雾九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5日09:24 大众网-生活日报

  济南市自9月1日至10月13日,前后共出现26天轻雾天气,济阳、商河甚至出现了数天的大雾天气。不管是轻雾还是大雾,我们都会发现,雾后天气很快放晴,因而常有“十雾九晴”一说,那么“十雾九晴”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形成雾的条件有三个:一是近地层的水汽比较充足;二是空气中要有较多的凝结核;三是空气中的水汽要能够达到过饱和。一般情况下,近地层的水汽是较充足的。凝结核,

如尘埃、烟粒等,空气中是具备的。关键在第三个条件,即空气中的水汽能否达到过饱和。

  在一定温度下,空气能容纳的水汽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空气中的水汽就达到了过饱和;或者水汽不增加,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也可以达到过饱和。在一些近地层水汽较充足的日子里,夜空晴朗,风速较小,有利于地面辐射降温,使近地层原来不饱和的空气达到过饱和,雾就形成了。翌日,日出后,气温上升,过饱和状态逐渐结束,雾也就逐渐消散,天气晴好。所以有“十雾九晴”之说。

  专家提醒,雾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大。雾,特别是浓雾,会大大地降低能见度,使驾驶人员及行人难以及时判断前方的情况,容易造成各种恶性事故。雾天行车应降低车速,机场要进行局地人工消雾等。气象部门逐步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积极地开展雾日的专业专项预报服务也是很有意义的。

  本报记者胡永庆实习生荣玉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