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丝绸之路从长安开启(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5日10:5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丝绸之路从长安开启(图)

  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据点之一建于西汉的高昌城如今只剩下了残壁。

  

丝绸之路从长安开启(图)

  李健超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经过点———河西走廊西端的汉代长城遗址上作考察。我国与中亚诸国开始联合启动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壮举,使这条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东西方文化、商品交流的道路,在21世纪的今天再次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人文之路。有关丝绸之路起点的争论在公众中荡起了层层涟漪,但学术界为何没多少反应?一位要求匿名的历史学家笑着淡淡地说:“历史就是历史!”这让记者顿开茅塞。

  丝绸之路,这条农耕文明时期中国连接西方最为重要的通道,它的源头何在?本报今起陆续推出《丝路申遗西安再燃起点之光》系列报道。

  文/图记者原建军呼延思正

  走近专家

  拜访李健超前,记者犹豫再三,因为他在汉唐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崇高威望和年届高龄身体不便的事实,都让记者再三掂量打扰他是否合适。但想来想去,他最合适,他是丝绸之路发端与渊源方面研究中我国甚至世界上最为权威的专家与学者之一。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举办的丝绸之路沙漠路线考察中,是惟一提交印刷论文的学者。74岁的李健超像众多普通老人一样,提起往事开心得像个孩子般笑了起来。与纯粹的研究型学者不同的是,李健超是一个集学习、探测、记录、研究、著书于一身的实践型研究型学者。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李健超就与丝绸之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多次从西安出发,翻山越岭,涉河探原,经过了丝绸之路上的诸多重镇和地区,解开了丝绸之路上的许多学术难题。今年上半年,他不顾高龄和身体条件,亲自到我国西北地区考察,终于弄清楚了一段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南线上最早一段路线的具体走向,让老人大为兴奋。难怪,从2000年至2004年,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组织的美国丝绸之路学术、旅游的大学教授、专家团,所选择的中方指导都非李健超莫属。在这样的背景下,记者开始了与李健超几天来的漫长对话。

  姗姗来迟响亮名称起自19世纪源于西汉东西方学者一致公认

  丝绸之路早已开通,但这个响亮的名字却是姗姗来迟。时光回溯到19世纪,当西方的工业商品和坚船利炮大规模汹涌冲击各大洲的文明古国时,也自然地开拓了西方社会的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科学的全球化视野。1887年注定是一个让人记住的年份,闻名世界的地理大家——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Richthofon)在他的著作《中国》中提出了一个从此让世界豁然明晰的“东、西方联系通道”的概念,即古代中国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大量的中国丝绸和丝织品多经此道西运,故李希霍芬以“丝绸之路”为其命名。汉语的“丝绸之路”在德文中作Seidenstrabe,在英文中作TheSilkRoad,从此全球大多数的人记住了这个名字。需要补充的是,第一人李希霍芬的功劳是前无古人的,但他只是开启者,丝绸之路的完整内涵历经了包括众多东方、西方的历史地理大家的浸润与贡献过程。丝绸之路提出后,最初原本是指汉代中国与中亚河中地区、印度之间以丝绸为主的贸易交通路线;到了20世纪初,又一个聪睿绝伦的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A.Herrmann),在其所著《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绸之路》一书中,将丝路从中国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并确定了它的基本内容。同时,一批外国探险家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考察,发现了大批与丝路有关的遗址和遗物。他们著书立说,普遍使用丝绸之路这一名称,并将丝路研究内容更为扩展。至此,这一名称遂牢不可破地固定了下来,并流传深远。李健超说,丝绸之路的内涵和确切路线,在西方的专家学者基本确定下来,其他的详细工作多是由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几代专家学者来充实补遗的,比如说丝绸之路在各国的众多分支线与各个时期的分支线的确立。无论如何,丝绸之路的整个走向奠定于西汉时期,却是从一开始就得到东、西方大家确认的。

  出使西域张骞开辟丝绸之路言之凿凿公认史实无可辩驳

  这几年来,关于丝绸之路起点的争论在公众中荡起了层层涟漪,但为什么严肃的学术界却没有多少反应?一位要求匿名的历史学家笑着淡淡地说了一句话,让记者顿时恍然大悟,这句话是:“历史就是历史!”既然如此,历史学界的沉稳就变得让人肃然起敬,因为历史永远不会因为后世某些功利目的而改写。小学生的历史教科书中都能看到稳如磐石的国家历史教育关于这一方面的定论,那就是丝绸之路正式开辟始于汉朝官方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联络被匈奴击走的大月氏(原居敦煌、祁连间)共抗匈奴,募汉中城固人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来回途中均被匈奴所擒,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大月氏(已迁居阿姆河流域)、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大月氏已安居,不愿与匈奴为敌。张骞的政治目的虽未完成,但却获得了大量前所未闻的资料,意义重大。从此,中国内地与西域的交通正式开辟,揭开了延续两千年的丝绸之路发展和兴盛的序幕。张骞的出使又直接影响、促进了汉朝与西域诸国贸易和交往的决心。公元前126年张骞返回长安后,被汉封为“博望侯”。到公元前121年,汉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大军击河西匈奴,取河西走廊之地;先后于此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汉武帝又于公元前118年至公元前115年,第二次遣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合乌孙及西域诸国共御匈奴,西域诸国使臣随张骞到达汉朝京师长安。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攻下宛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于是汉朝从敦煌到盐泽(今罗布泊)筑烽燧、亭障,屯田渠犁、轮台,以保证西域通道。到公元前60年,汉朝正式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至此,西域诸国及汉使者、商人在丝路上往来不绝,大量的丝帛沿此路西运;同时西域各国之“珍奇异物”也传入中国,丝绸之路开始进入兴盛时期。一直延续到清朝。给记者讲述了这段历史,李健超吞天吐地般说出了一句话:“公认的事,没必要说。”

  抢掠考古客观再现丝路昔日辉煌居延汉简记载长安为“丝路”起点

  关于西方探险家上世纪初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冒险故事已经很多了。1901年3月,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沙漠古遗址中发现了许多古代烽火台,这条烽燧线一直延伸到罗布泊西岸一座风沙半没的古城。这就是著名的楼兰城。斯文赫定在楼兰城大肆发掘,挖出了东方的丝绸残片、西方的毛织物残片,以及中亚希腊化艺术(或称“犍陀罗艺术”)风格的木雕残片。这些类似于劫匪般的抢掠考古,客观上印证着西汉王朝所开辟丝绸之路的昔日辉煌。英国人斯坦因,1900年至1901年主要发掘和田地区和尼雅的古代遗址;1900~1908年除重访和田和尼雅遗址外,还发掘古楼兰遗址,并深入河西走廊,在敦煌附近长城沿线掘得大量汉简,又走访莫高窟,拍摄洞窟壁画,并利用敦煌王道士的无知,廉价骗购藏经洞出土敦煌写本24箱、绢画和丝织品等5箱。1913~1915年斯坦因又重访和田、尼雅、楼兰遗址,并再次到敦煌,从王道士手中获得570余件敦煌写本,还发掘黑城子和吐鲁番等地遗址等。这些大量的西方探险家,劫掠了中华文明的瑰宝,这是不容忽视的历史罪行。但是客观上,他们自私的学术成果在国际上为丝绸之路起始于西汉作了论证和定义。后来,我国的考古学家开始介入,如上世纪70年代,新疆考古研究所也在丝绸之路沿线找到几件汉文木简残纸。大量的考古发掘和探险,以及实际的地理探测,使得学者们大体把丝绸之路分为三段:即东段,起自长安,止于敦煌;中段,今新疆地区;西段,新疆以西中亚至欧洲。李健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关于丝绸之路的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学术会议上指出,举世闻名的“居延汉简”就是在汉代修筑的巩固西域通道上的军事烽燧中发现的。其中的一个汉简上记载着从长安到居延之间,数千公里沿线所设的每一处驿站的名称和间隔里程,这是迄今为止研究丝绸之路和沿途驿站设置情况最有价值的一批原始资料。无可辩驳的是,这些军事设施是西汉王朝设立的;而这些军事设施正是丝绸之路开辟之时保障其畅通的有力写照。

  汉朝锦绣技术高超至今难以企及开通丝路长安首次成为国际都市

  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开辟,与汉代是中国丝绸的繁荣期,中国丝绸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分不开。提花机的重大改进,丝绸品种、丝绸纹样的丰富多样,织物上出现吉祥寓意文字等事件都在汉朝发生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代,中国丝绸在技术、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马王堆西汉大墓出土的丝绸珍品就证实了这一繁荣历史。这座墓的女主人可谓花团锦簇,脸上覆盖着绛色织锦和素绢,两手紧握绣花绢面、盛满香料的香囊,手上还有一副绣有“千金”字样的“信期绣”手套,足穿绢袜和青丝履,内穿“信期绣”罗绮丝绵袍,外套细麻布单衣,然后从头到脚包裹着各式丝麻织物共18层,横扎9道丝带,最后覆盖工艺精湛的敷彩黄丝绵袍和“长寿绣”绛红绢绵袍各一件,一共是20层包裹。这些文物尤其反映了汉代丝织品在缫丝、织造、印染、刺绣、图案设计方面达到的高度。轻若烟雾的素纱禅衣,衣长160厘米,袖通长195厘米,重仅48克,还不到一市两,即900米的纤维重1克,这种高超的缫丝技术让人惊叹不已,目前现有的复制技术还达不到它的重量。

  长安是汉朝的国都,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再由各国商人把一捆捆的生丝和一匹匹绸缎,用油漆麻布和皮革装裹,然后浩浩荡荡地组成商队,爬上陕甘黄土高原,越过乌鞘岭,经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的中西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敦煌,然后抵达欧洲。除了各地来的丝绸,丝绸之路上的丝绸部分还直接起运于长安城。据《汉书》记载,汉代在首都长安,“少府属官有东织室令丞、西织室令丞”。令丞是主管织室的长官,管理织室的纺、织、染手工业。东、西织室一岁费5000万。其中当有相当一部分高级丝织品在贡赐贸易中投入丝绸之路市场,如汉武帝出巡、张骞出使西域所携丝绢等。那么长安城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它的贸易繁荣景象是什么样呢?汉代京师长安城内有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九市”目前可知者有柳市、东市、西市、直市、交门市、孝里市、交道亭市等7个。张骞使西域归来后,西方各国使者商客蜂拥而至,各国珍宝也贩运而来。东汉时期的辞赋大家班固在其赋中赞“九市”:“尔乃廓开九市,通圜带……旗亭五重,俯察百隧。周制大胥,今也惟尉。环货方至,鸟集鳞萃。鬻者兼赢,求者不匮。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丝路通达葡萄苜蓿飘香长安万邦来朝政府招待各国贵宾

  李健超说,丝绸之路通达后,对丝路起点的反馈与喂养,对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变化,也深远影响了中国两千年。在一个冷兵器的战争时代,马匹无疑是最重要的运输和作战工具之一。丝绸之路上传来的西域马,深受怀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之爱,西域马也被大量养豢于西汉军队当中。为了养马,也为了照顾西方客人的口味,西汉王朝“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葡萄、苜蓿、极望”。胡豆、胡麻、胡瓜等也大量传到了长安城,让大汉天子、朝臣、百姓尽享口福。文化方面,西方的音乐、舞蹈让汉人喜爱,汉武帝更是尽显其一代剽悍君王之风,竟然把胡乐横吹“以为武乐……故军中行部皆用横吹”。在政治上,汉武帝为了让四夷蛮邦心悦诚服朝拜泱泱中华,并为了协和万邦光华中土,他招邀了丝绸之路上各国宾客赏览长安,展示中华之发达与富庶。“是时上……乃悉从外国客……散财帛以赏赐……以览示汉富厚焉……酒池肉林,令外国客偏观各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为了适应这种万邦来朝的政治局面,西汉王朝在长安设立了政府机构大鸿胪,专管外交、商务和入境的外国客。大鸿胪还设有“译官令丞”,专门从事翻译,甚至为了照顾后宫佳丽与胡人女子,大鸿胪中还有女翻译。长安城中因为如潮的丝绸之路上的各国宾客云集,而渐渐形成了“蛮夷邸”。从此,在中华的大家庭里,西域各族逐渐因内地的富庶和文明而不断主动与内地政权融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