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神哉!神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3:3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神哉!神工
感恩盛典

  吴永良作西子湖的溟濛细雨,充满着江南的诗意。

  但在吴永良的寓所,宽敞的客厅却充满着夏日的灿烂。这是南太平洋的阳光,这是巴厘岛万人空巷的狂欢,这是神圣而奇特的一年一度的大宝森节。钢针透舌穿,圣火燎肌肤

,这是精神力量向肉体极限的挑战。异国的风情,异国的色调,异国的形象,南洋之风扑面而来,深深地震撼着观者的心灵。

  这是吴永良新作《感恩盛典》带给我的感受。这一切都是用中国特有的笔墨,呈现在特有的宣纸之上的。

  超大的画幅,宽7米,高2米多,堪称鸿篇巨制,铺满整个大厅的地面。我们很久没有看到这样宏大的场面了,我们的时代期待着这样的汉唐雄风,我们的时代该是产生传世大作的时候了。

  年届古稀的吴先生,出乎意料地精神矍铄。他的视觉观察力、心灵感受力、创造力与想象力都正臻佳境,他的视觉记忆力和扎实的造型能力却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

  感恩盛典印度教信徒称大宝森节,洋溢着浓浓的神秘的宗教气氛,折射出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感。感恩的人是幸福的,且能产生大智大勇。“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我们民族一贯的纯朴信条。感恩的心态是人类和谐的基础,感恩是人类心灵的自我净化与升华。

  《感恩盛典》向我们充分展示那浓烈与动人的一幕,这种狂欢与足球世界杯一样是人类的共同节日,是虔诚、美好,是无私,是奉献,它把对抗转化为平等竞争,它把不同人种的世界变成人间的乐园。如果人人都知感恩,回报社会,也许就心身都更健康起来,快乐起来。所以说《感恩盛典》符合中国绘画“助人伦,成教化”的古训,应非过时之语吧?

  元代《琵琶记》的作者、南戏之祖高明深有感慨地说:“乐人易,动人难”,而以绘画形式感动人则更难。我看到这幅《感恩盛典》创作的全过程,深深被打动了。因为吴先生是用心灵在作画,除了他扎实的学院派造型功力,精湛的笔墨技巧外,他的衰年变法可谓水到渠成,一切都服从艺术需要,一切都服从情感表述的需要。他倾注全部情感,以致体力不支,画刚成功,人却病倒。他也在向自己体能极限挑战,以感恩之心在画《感恩盛典》啊!

  中国宣纸有生熟、硬软、厚薄、精粗之分。欲使技进于道,中国画家离不开宣纸,更离不开对宣纸性能的研究。“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没有千万次的纸上磨合,何以通纸之神?吴先生自幼就喜墨香纸馨,冥冥之中与书画有缘,故毕其生癖于斯。他的一方常用章曰:“纸馨墨香癖”,印证其对笔墨的特殊敏感,气息相通故也。凡见过吴永良先生作画的人,都说这是一种享受。生宣纸妙在笔、墨、色三者自然渗化,浑然一体。水是媒介,纸是载体,墨与色因水而活。善用水者,方可通纸之神。潘天寿说:“色不碍墨、墨不碍色。”

  吴永良先生积四五十年之经验,深有所感,始提出“神纸”之说。

  吴先生认为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表现力非常强,其内涵之深和容量之广,非常人所能想见。它可以表现西画的色彩与色调,甚至可以达到超乎油彩的微妙丰富的效果。在星洲的九年中,他尝试以中国笔墨技法为基础的中西融合的创作实践,首创以水墨作西方宗教题材的巨幅宏制,令新加坡的同行大为惊叹。其中一幅由东南亚教区作为礼品送至梵蒂冈,并由梵蒂冈艺术博物馆收藏。天主教教皇保罗·若望二世赞叹之余,在精印的画幅上签名回赠。

  吴先生在星洲期间,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画人物画之外,山水、花鸟、书法,唐诗、宋词、元曲、文史哲著作,无不涉猎。他创作的十数本《唐诗》、《宋词》、《元曲》册页就是证明。他说潘天寿当年下乡写生,途中也背诵唐诗。他不断地研究民族文化的精华,体会民族审美的本质。在《旅欧随感》中,他呼吁:“……严肃的有良知的艺术家必能排除偏颇成见的阻碍,减少功利欲念干扰,以积极的人文精神诚对艺术,善待公众,维持艺术天地的洁净、清宁、纯真、美好,这便是艺术家的天职与使命……”又说:“评判艺术的优劣与高低,不在于古或今,新或旧,也不在于东方的或西方的,具象的或抽象的,只在于有无审美价值。”

  美虽然强调创造性,强调个性,但必须在人类共同认可的范围之内。也就是在人性的光泽之中,显示艺术的光芒。作为民族性,即是最大的个性,也必定包含着人类的共同情感。

  《感恩盛典》是人类共同情感的典型展示,它不仅是南洋的风土人情,不仅仅是中国人能欣赏的中国画,它代表了人类美好的情感,它还将属于未来的地球村民。我们感谢吴永良先生把中国画翻译成西方人、南洋人乃至各国人民均能接受的艺术语言。

  吴永良先生感叹宣纸之神,我则感叹其画工之神。

  没有神纸,难显神工。没有神工,纸有何神?吴永良先生曾画一幅苏东坡咏琴的诗意画,诗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从君指上听。”这琴与指的关系恰如神纸与神工的关系,读者诸君以为如何?

石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