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听老红军讲他们的长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3:52 每日新报

  从1934年11月18日,红25军(后与陕北红26、27军会合,组成红15军团,于1935年11月3日编入红一方面军)离开河南省罗山何家冲开始,到1936年10月22日,与从中央苏区江西瑞金石云山出发的红一方面军,湖南桑植刘家坪出发的红二方面军,从川陕出发的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将台堡胜利大会师为止,我军将士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天上飞机轰炸,地下埋伏重重的恶劣环境下,靠着一双脚,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革命大道。

  四路红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沿途多次“扩红”,补充兵力1.7万,但即便如此,至长征结束时累计幸存人数也不过只有5.7万!十几万年轻将士,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血肉之躯开创出了中国革命的崭新篇章!

  从明日开始,本报将推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每日新报》倾情策划:听长征故事——寻访津城老红军”专题系列报道,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重新解读、纪念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新报讯【记者 任桐】 饮水思源。今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值此这个特别的日子,新报推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每日新报》倾情策划:听长征故事——寻访津城老红军”专题系列报道,就是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铭记那段可歌可泣、战火纷飞的岁月。

  从今年7月起至今,记者历时3个多月,完成了对包括开国少将张水发将军,双目失明、重病缠身的赵新老人,在最惨烈的湘江大战中涉险幸存下来的彭焕生老人,王震警卫排排长范自祥老人等在内的近10位长征亲历者的采访。

  在此过程中,记者拜访了生活在本市总共30余位老红军中的20余位,最终定稿的只是其中最具特色,最具传奇性的几位。

  确切地讲,这是一次异常艰苦的采访——寻找的困难、采访的困难、写稿的困难。

  老红军们有的一直留在部队,有的早年就转业到地方工作,散居在本市各个区县,为了寻访到他们,记者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多个相关部门几经辗转,有时好不容易获得联系方式,打通电话却被告知,老人已经去世,或已病危。

  更有几经寻访最终登门时,才发现老人早已搬家。比如开国少将张水发将军,6年前就已被儿子接到昆明生活,为此记者专程奔赴云南,完成了这次“高端访问”。

  采访中,还必须克服与采访对象沟通上的困难——本次受访老红军最年轻的都已84岁高龄,最大的已经96岁,他们大都眼花耳聋,腿脚不便,有的是坐在轮椅上、甚至半躺在床上接受采访;有的要贴着耳朵,扯开嗓门喊话才能听得见;有的眼神不济,需要记者把问题用最粗的尼龙笔写在白纸上才能弄清楚。

  不少老红军都是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其间虽然困难重重,但能够直面老红军的传奇人生,听他们亲口讲述长征中的感人故事,更是一项极有意义的抢救性工作——抢救一位位为中国革命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人的音容笑貌,抢救一份份对于历史的独特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老红军们在得知本报倾力组织的此次特别策划后,大都不顾年迈体衰,尽力配合采访,与刘伯承元帅共事多年的李元兴老人特意整理出了厚厚一沓的回忆录,将时间都写得清清楚楚,就是为了“对报道负责,对历史负责”。

  曾是传奇大将陈赓麾下一名连级指导员的王永亮老人与记者谈得甚是投机,甚至放弃了午休时间,一个劲儿地说:“看来你是做了准备才来的。”老人怕记者听不清他河南口音的普通话,一字一顿地重复着重要的时间和地点。

  连续3个多月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只有打动被采访者,才能获取打动读者的新闻资源——走近老红军们,让他们讲述当年,需要记者用“真情”换“真心”,需要事先做足“功课”,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共和国的缔造者愿意“和盘托出”最宝贵的新闻资源。为此记者花费大量时间,遍寻各种档案资料,找到了十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而为保证史实准确,还翻阅了上百万字的文献史料。

  从明日起,这组报道就将陆续与读者见面,从最初的选题确定到最终的定稿、编辑,本报采编人员一直本着“严谨、严肃”的态度,希望能为读者奉献出一组高质量的报道,向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献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