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伟大的制度需要伟大的落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6:00 光明网
徐迅雷

  时间开始了。一个叫“和谐”的宁馨儿在向我们走来,渐行渐近。

  在金秋举行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就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这是为增进全民福祉、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10月10日新华社电)

  这是一项伟大的制度,它具有非凡的普世价值。我们看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产生了不同的文明体,各种文明是平等的;而这其中,有些价值标准是同一的,那就是“普世价值”,“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概念;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与“和谐”,是那么的宝贵——当代国际关系的“和而不同”、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共同构建“和谐世界”,都离不开一个“和”字;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伟大的制度需要伟大的落实。在制度“出台”、“落地”到“扎根”的“三步曲”中,一步更比一步难。我们应该改进“万事开头难”的传统观念,开头当然是难的,但最难的其实是“万事落实难”,仔细地推敲一下“万事开头难”,其实指的也是“万事开始落实之难”。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道难题,关键难在如何落到实处。

  每一项杰出的制度,都须具有可操作性。报道说,和谐社会建设具体操作,还是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最切身的事情做起;决策层曾把“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总结为民生“三难”,即“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解决这“三难”的突破口就在于决策层所总结的民生“三要素”——就业、分配、社会保障(见10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和谐社会制度化落地,沿着这三要素展开,确是一个好的制度落实切入口。

  作为“三要素”之一的“分配”,如何理顺其关系、落实于民生,最终抵达社会公平的美好彼岸?在“认识的落实”与“操作的落实”两个角度看,都不容易。在认识层面,对“公平”的模糊认识还有不少。分配制度的改革,其核心要义离不开“公平”二字,我向来认为,公平就是最大的效率,或者说,公平才是可持续、可持久的效率,它与“不公”换来的短期效率膨胀有着根本的不同。在操作层面,要看到落实公平需要全方位联动,如何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缩小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操作起来哪个环节都不能忽视,这是很需要执政智慧和执政能力的。

  制度的落实,能立竿见影当然很好,但制度落实从来不是“权宜之计”。我们要当心“制度落实变形计”可能会在一些地方上演,这不是没有先例。比如新农村建设是个好制度,可有的地方在“抓落实”时,就把它当成“运动”来搞,表面如火如荼修路盖房,实质打梅止渴揠苗助长;还有的“变形计”干脆就变成了“大队人马韩国考察游”,甚至弄成了“《大长今》拍摄地参观游”,可谁都明白悦目的《大长今》是个古装剧,并不是建设新农村的“葵花宝典”。

  从“和谐中国”到“和谐世界”,一个文明古国正在向世界饱满地展示“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如今,我们更应充分看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制度出台,到制度落地,再到制度扎根,最后变成全民福祉,其任重,其道远。明乎此,我们方能使伟大的制度通过伟大的落实而最终成为伟大的现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