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如何为中国演艺拓展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6:42 大洋网-广州日报

  

如何为中国演艺拓展空间?
北京大学

  人类学教授

  王铭铭学海随想

  如何为中国演艺拓展空间?要解决问题,必须研究问题的来由。如若我们尚未理解和处理好国内状况,便偏信“百老汇经验”,以想象的“西方经验”掩盖中国演艺空间的真问题,那么,我们所起的作用将是负面的。

  如今的海外舞台上,年年都能见到中国政府组织的大型文艺展演。为了促销中国“本土文化产品”,政府也出台了相应政策,鼓励民营演艺团体走出国门。

  政府耗费巨资组织海外演出,有双重意图——“让世界了解中国”,是意图的一方面;为中国文化打开海外局面,是意图的另一方面。兼有“广而告之”和“中国文化全球化”意图的大型表演,显示着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新文化定位。相对小型的民营海外演艺,与这一“中国文化全球化”的“战略”,关系也颇密切。

  然而,必须指出,无论是政府出资的大型展演,还是策演公司策划的小型演出,都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从电视上观看那些在海外表演空间亮相的大型戏曲、音乐、舞蹈、杂技节目,我注意到,观众大多数是海外华人及中国驻外机构工作人员,其中虽然也夹杂不少洋面孔,但其肃穆的表情使人怀疑,他们多数恐非是掏腰包买票进场的。这表明,尽管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洋人”越来越多,但自愿来看被精心改装过的“中国文艺”的“洋人”,并非如同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缺乏政府巨资的直接支持,“民营”演艺团体出国,也面临困境。据媒体报道,当代表国家的大型歌舞节目唱响其雄壮的“中华之音”之时,好不容易讨到机会出国演出的民营表演团体,却纷纷落入国际策演公司“贱卖”和“零卖”的圈套;好端端的中国文艺,被割裂为小小的“段子”,在“老外”的“大节目”里作为“配角”出台。

  有评论者将中国文艺与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剧院魅影》等相比较,悲观地指出,相比于西方那些举世瞩目的“优秀文化产品”,来自中国的这些带着宣传目的和被“贱卖”、“零卖”的文艺形式,从其综合实力,到其文化产品之生产、营销、品牌塑造等,都存在“惊人差距”。这一“惊人差距”缘何存在?不少人认为,那是因为中国文化企业仍坚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缺乏适应“全球化”需要的技能。

  我甚为理解国人对于海外舞台上“国剧”逊色于“洋剧”的悲叹。然而,对于时下存在的那一试图借用玩具、服饰、鞋帽外销经验来在海外促销中国文化的做法,我实在不能掩饰自己的反感。

  评论者多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这看似正确,但背后问题多多。试想,被我们力推到国外去演出的节目,在国内命运又如何?就所谓“民族民间文化”而言,据日本汉学家田仲一成等学者分析,历史上,此类表演,一般与仪式活动密切结合,流动于官宦住宅、祭祀场所(如庙堂)及乡村之间,没有自己固定的剧场。对于田仲氏的成果加以补充研究,能使我们得知,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组织“戏改”,割断了文艺表演与仪式的纽带,组建新的“传统文艺”表演团体,并为之筑造剧院。“戏改”时,我们坚信,如此一来,中国文艺将出现一个空前繁荣的景象。然而,实际发生的却是,“改革”以前,新组建的官方性质的表演团体“宣传队化”;“改革”以来,这些团体纷纷因财力不足、人才流失等等问题,与本来为他们筑造的剧院脱钩,而不少剧院也因无力维持生计而沦为超级市场和家具展销中心。“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口号,的确为个别表演团体注入了“强心剂”,但被排斥在“遗产名录”之外的表演形式和团体,实为多数,而被列入名录者,也很难说是什么“原生态传统文化”(它们多已经过上个世纪50年代的“戏改”)。

  如何为中国演艺拓展空间?要解决问题,必须研究问题的来由。如若我们尚未理解和处理好国内状况,便偏信“百老汇经验”,以想象的“西方经验”掩盖中国演艺空间的真问题,那么,我们所起的作用将是负面的。对于中国演艺而言,“国际营销”之说,不过是复杂问题的一个小小局部。我们若不考虑文艺扎根于其中的历史与社会,若不关注中国文艺的中国表演空间问题自身,若一股脑儿地只顾从过去的“宣传化”转向“市场化”,若将文艺等同于玩具、服饰、鞋帽这类“产品”,那么,我们的文化研究者就只好继续“郁闷”下去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