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铸就中华医学丰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7:24 红网-湖南日报

  

铸就中华医学丰碑

  团结务实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领导班子成员

  

铸就中华医学丰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现代化医院城。

  言之矅 伍西明 罗永忠 佘丽莎

  “南湘雅”———驰名中国的医学品牌!

  2006年金秋十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迎来了百年华诞!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湘雅路上,古色古香的老红楼与气象万千的现代化新楼交相辉映,彰显出湘雅厚重历史的积淀,昭示了湘雅未来发展的雄心!

  红墙碧瓦的古典红楼见证了湘雅的百年征程。历经百年沧桑,湘雅始终恪守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原则,不论在艰苦创业年代、抗战逃难岁月,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湘雅人始终悬壶济世,用几代人的心血筑起捍卫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强防线。

  百年湘雅,这里走出了一大批出类拔萃、驰名中外的临床医学家和医学科学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知名学者和高级医学人才。他们为祖国的医学教育与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南湘雅”之美誉名至实归。

  铸就中国医学的顶级品牌

  走进湘雅医院门诊大厅,你会看到迎面墙上镶有一幅书信,那是1952年毛泽东主席介绍亲友来湘雅医院治病的亲笔信。1951年底,毛泽东主席的堂弟毛泽连(又名毛润发),因母亲六阿婆患病,将母亲送至湘雅医院治疗,并在长沙写了一封信给毛泽东主席,告知母亲的病情。不久毛泽连接到毛主席寄来的200元钱,作治病之用。1952年10月2日,毛泽东主席给他的堂兄、塾师毛宇居写信,信中提到毛泽连送母亲治病一事,说:“可到长沙湘雅医院诊治,如湘雅诊不好,北京也就诊不好了。”信中对湘雅医院的医疗水平评价甚高,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湘雅医护人员的肯定与信赖。

  “北协和、南湘雅”,这个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医学界的评价,写尽了湘雅医院的特性与地位。这明白无误地肯定:湘雅医院在中国医学界影响非凡!

  “一部中国西医发展的百年史,几乎半部由湘雅人写就。”纵观青史,方知此言不虚。在中国医学史上,尤其是中国西医发展的近100年历史上,青史留名的湘雅人灿若星辰。张孝骞,为雪“东亚病夫”之国耻,用数载寒窗谱写了湘雅春秋的第一章节;李振翩,誉满全球的细菌学家和病毒专家,作为湘雅学生的他参加了1919年的“驱张请愿团”,用青春燃烧着他的爱国激情;谢志光,我国最早从事放射学和肿瘤学的医学工作者之一,建国初期,他呼吁全国把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列为我国卫生方针的四大原则之一……

  中国百年的医学史上几乎所有的大事件,湘雅人都处在风口浪尖,都冲锋在前,勤奋实干,奉献百姓,成就非凡。湘雅人带动着医学学科的进步,影响着医学行业领域的发展。时至今日,湘雅人依然在中国西医教育方面,扮演着人才基地的作用,在解决疑难病症方面,扮演着中国南方的医学会诊中心和医学教育中心的作用。

  中国西医发展历史的百年里,像湘雅这样杰出人才辈出,且成规模、不间断、一代比一代更辉煌的,实属罕见!

  湘雅人是有血性的中国医学人!

  湘雅人的血性与长期积淀的湖湘文化有一定的渊源。

  湖南人喜欢“霸蛮”,这是湖南的方言,意思是拼命苦干、埋头硬干。“霸蛮”不是霸道、不是野蛮,而是一种刚猛坚毅、倔强豪侠的性格,不信邪,不怕事,不怕苦,不怕累。除此之外,湘雅人更有一种“救死扶伤”、“一切为患者着想”、“严谨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心怀百姓病痛疾苦”的情怀。这两种性格结合在湘雅人身上,成为湘雅人才辈出的主要动因。

  “南湘雅”缘何而来?就是一百年来深深根植于湘雅人骨子里的精神在起作用。那么,什么是湘雅精神呢?我们采访了中南大学副校长田勇泉教授、湘雅医院党委书记唐友云教授、院长陈方平教授和数十位知名的湘雅教授,并走访了上百位的湘雅医院医务工作者和患者。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一个学校都有维系与推动她不断前进的、须臾不可离的精神。毋庸置疑,通过一代代湘雅人前赴后继的探索与奋进,逐渐铸成了湘雅精神。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公勇勤慎,诚爱谦廉”、“勤奋严谨、团结进取”、“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院风,以及“重质量、重水平、重特色”的办学风格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行医理念等。

  如今,湘雅院训被概括为“严谨、求实、团结、进取”八个字。严谨是湘雅精神的核心,历代湘雅人始终恪守着这个原则。

  在张孝骞时代,医生的病历做得不好,第二年就有解聘的危险。时至今日,一名年轻医生因在门诊时嚼槟榔被重罚2000元,有了“最贵的一口槟榔”之警示。100年来,湘雅人正是秉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不断为湘雅精神注入新的生命力。

  敢为天下先,湖南人身上的这种气质,其实在湘雅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创新是湘雅精神的动力,湘雅医院也因此被誉为“真正做学问的地方”,一大批中青年专家人才在这块园地开拓了新的领域。“肝癌复发转移标志物的研究”,为肝癌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利用纳米技术攻克肝癌的动物实验已获得成功;“人源基因载体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为血友病等提供了基因治疗的手段……目前最流行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技术,也已在该院应用于临床。

  敢为天下先,这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博大的知识和胸怀、深邃的眼光和判断、扎实的技艺和功夫。还需要有牺牲精神。这是湘雅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也使得湘雅人多了份英雄气概、多了份大家风范。

  回眸百年,湘雅人励精图治,依靠严谨科学的治学传统、浓郁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促使科研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医院第一方阵。据统计,近几年来,湘雅平均两天出一项成果,一天出两篇论文。湘雅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的自然科学论文数排名,连续三年在全国医院中保持前第8位。近5年医院科研取得了超常规、历史性的大跨越,获国家高新技术项目“863”课题、“973”课题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60项。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举突破20项,进入国内同类医院前列。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于人类健康。

  造就世纪名医名家的摇篮

  湘雅素以人才辈出名扬四海。湘雅是造就中国近百年来医学名家、名医的摇篮,也是盛产医学教育家、医学科学家的地方。

  百年间,这里走出了一代又一代医学巨匠,他们的不懈追求夯实了百年基业。他们中有我国西医学的先驱张孝骞、汤飞凡、应元岳,有蜚声中外的著名医学科学家李振翩、谢少文、龙伯坚,有为人类健康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的医学大师谢志光、张师鲁、杨大望……

  张孝骞作为1921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第一期毕业生,他的一生印证了湘雅医学教育的非凡成就。在临床实践中,他勤于探索,发明了一种新的输液方法———《腹膜内盐液注射》,并将论文发表于1923年的《博医学杂志》,这是湘雅毕业生发表的第一篇科研论文。他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1948年张孝骞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如今,张孝骞教授离我们而去已十载有余,但他留下的“勤于实践,反复验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医训,已成为一代代湘雅人的座右铭。在60多年的医学生涯中,张孝骞教授以其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惊人的判断力,给后人留下了一部临床医学的无形“巨著”。

  七年寒窗,湘雅医学院第一届招收的30名学生,1921年毕业时只剩下10人。这十人中出现了两名中国医学界的泰斗,除张孝骞外,另一位是汤飞凡。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年轻的汤飞凡曾言:“日本能出东方的寇霍,中国为什么不能出东方的巴斯德?”从湘雅医学院毕业后,汤飞凡立志研究细菌学和传染病,慕名考入协和医学院细菌系进修,后又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成为投身病毒学研究的第一个中国人。1929年春,汤飞凡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国。从1929到1937的8年中,汤飞凡在研究病毒的本质及有关的方法学、牛胸膜炎的病原学、以及沙眼病原学等方面,均获得重大进展,发表论文多篇并被权威性专著或教科书引为经典文献。汤飞凡的最大功绩在于建设了中国的防疫队伍。如今,这位湘雅的好校友一直激励着后辈湘雅人不懈奋进。

  历经数代湘雅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与矢志不渝的拼搏,湘雅的今天形势喜人。在湘雅这个医学圣殿,一批批人才精英正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着中国医学的新篇章。

  年过八旬的曹美鸿教授至今还不愿离开他的患者,每周坚持看一回门诊。他1946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8年之后在湘雅医院创立了神经外科。多年来,他在国内发表科研学术论文与著作30余篇。其《严重脑外伤患者不同颅内压水平脑水肿液的廓清》(英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性的神经外科杂志。曾任第一、二届全国脑水肿颅内压学术会议主席与副主席,对推动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在曹老的培育下,神经外科刘运生、袁贤瑞教授等新一代学科带头人让神经外科这块金字招牌越来越灿烂。

  与曹美鸿教授情深携手从医从教半个多世纪的虞佩兰教授,对小儿脑水肿的临床与实验系列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全国广泛推广,使我国小儿脑水肿病死率下降了约40%。

  百载春秋,湘雅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矢志从医的莘莘学子。现在医院每年在读的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达到3000多名,培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为祖国输送了1.6万余名高级医学人才。

  今日湘雅,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学均已发展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批医学教育家在全国享有盛誉。“湘雅人”的孜孜不倦、无私奉献成就了湘雅医院的百年辉煌。

  创建百姓放心医院的典范

  百年风雨星云际会,历史给湘雅定格,湘雅也在历史的嬗变中奠定了她在中国乃至世界医学中的地位。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由此更名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赢来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经过百年发展的湘雅医院,现已成为国家卫生部直管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型医院,是我国重要的医疗诊治、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中心。拥有临床医技科室51个,研究所4个,国家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个、卫生部研究培训中心3个。医院总资产已达15亿元。

  “以精湛的技术取胜,以优质的服务服人”是湘雅百年老院长盛不衰的法宝。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医院迎来了新技术发展的春天。继1983年诞生大陆第一例人类冷冻精液受精的人工授精男孩后,1988年湘雅医院诞生了全国第二例试管婴儿。90年代,小儿科虞佩兰教授关于脑水肿临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移植技术获得全面发展,医院相继成功开展了亚洲第一例异位肝移植、江南首例心脏移植。1996年在中南地区率先建立远程会诊中心。

  进入21世纪,医院着力抢占高、新、尖医疗新技术制高点。各种高新科技在临床广泛应用,微创内镜手术全面开展,各种器官、组织移植已发展为常规手术,疑难危重病例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纳米新技术研究开始应用于临床,基因诊断和治疗进入新阶段,内镜治疗已形成9大治疗中心。

  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来源于湘雅一脉相承的严格管理。严格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卓有成效。湘雅率先在省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2005年与2004年同期相比,单病种质控指标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8.64%,药品费用下降了19.46%。湘雅作为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拥有一支高水平严管理的院感监控专业队伍,通过他们的努力,大力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和降低医院感染率,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医疗费用。据统计,仅此一项,每年至少为病人节省医疗费用达200多万元。在2005年的医院管理年检查评比中,湘雅获得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医院管理年活动考评专家在病历处方督查时还惊奇地发现:近五年来该院的急诊处方,平均费用不足100元!专家们一个个伸出大拇指称赞:“来湘雅这样的名医院看病,大多是重症病人和疑难杂症病人,能控制到这样低的处方费用,真是难能可贵!”

  在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倍受关注的今天,湘雅人没有沉默,面对严峻现状,他们把医者的善良和沉甸甸的责任感付诸积极的行动,努力探寻着高水平医疗质量和合理的医药费用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细节决定成败,责任重于泰山”———陈方平院长的这句话,体现了湘雅人一贯严谨的工作作风。他们从细节作文章,针对老百姓“看病难“,出台一系列便民措施,让患者和家属如沐春风。

  在医疗市场尚不完全健全、老百姓健康消费观念尚不成熟的今天,湘雅医院主动出击,走近百姓。湘雅人深知,多一次和患者的贴心接触,就多了一分幸福安康。

  高扬创新型医院的旗帜

  意气风发新百年,壮怀激越新征程。面对新的百年,湘雅医院党委书记唐友云信心满怀:“21世纪湘雅医院的发展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院事业发展全局,进一步增强医院的品牌、声誉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通过未来几年的不懈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学科特色优势明显,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走在国内同行前列,人才、技术、设备力量雄厚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医院。”

  湘雅医院以依法、高效、廉洁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绩效考评和效能监察为手段,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把服务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做到让管理服务于医疗、教学、科研一线。

  科技创新竞一流。医院着力推行自主创新,实现科研工作的新跨越。加强学科建设,打造自主创新平台。以重点学科评估为契机,重点加强对神经病学等优势学科的建设,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对其它学科的带动与辐射作用,支持优势学科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产生一批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进而整体提升医院学科水平。力争在5年内,新增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校级重点学科3个,50%以上的专业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建名科、铸名院”,是湘雅医院一贯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神经病学是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该科拥有一支高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学术团队,在国内率先进行了以高血压为重点的社区人群脑血管病综合预防研究。与企业联合开发的抗癫痫新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动态和视频脑电图监测,使难治性癫痫的确诊上了一个台阶。率先开展了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疾病基因定位和克隆研究等。一个个卓著的成果确立了该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省级重点学科神经外科,每年收治病人达数千例。该学科以颅底外科研究、颅高压及脑水、脑外伤研究、颅内肿瘤的基因诊断与治疗等为主要研究方面,特别在颅底中央区肿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四脑室肿瘤、颈静脉孔区肿瘤等多种复杂性颅内中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居国际先进水平,手术种类、数量、质量均处于全国先进行列。

  以鼻咽癌为主的头颈肿瘤研究一直在国内保持领先,获得了CMB和国家多项课题资助。他们针对耳聋的发病机制、基因定位、克隆基因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人工电子耳蜗的临床及有关的基础研究。

  尤其是陈方平教授领衔开展的血液病学研究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在是湖南省唯一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中心,是中华骨髓库指定的湖南省定点干细胞采集和移植中心。

  湘雅,将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的政策和机制,自主创新重大成果,全面提升湘雅医院的科技综合实力,产出一批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力争实现取得国家科技大奖新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中标数要继续增加。科技论文发表数在全国医疗机构排位要继续攀升,力争进入前5位。医院将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夯实自主创新基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推进人才强院战略,高度重视创新团队建设,加强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到2010年,力争新增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拔尖人才2-3人,引进和在职培养博士80-100人,一线职工的博士比要达40%以上。

  放眼未来,一座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集门诊、医疗、医技于一体的新医疗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这座亚洲最大的医疗中心将为湘雅医院新的辉煌征程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将达到国内一流和国际先进水平。

  院长陈方平满怀激情地说:“湘雅的人才优势业已形成。大楼与大师的完美结合,必将成就一番雄伟大业,湘雅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一百载的悠悠历史,湘雅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医学事业的兴衰与峥嵘;一百年的拼搏奋斗,湘雅人始终以振兴祖国医学事业和服务大众为己任。湘雅,这一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见证者和促进者,永远与祖国发展一同前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