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最具潜质人才为何被“割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10:01 南方日报

  议论风生

  据悉,从现在开始,教育部门拟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海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在大学中组建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基地(《新京报》9月12日)。

  该办法强调,学术大师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诺贝尔奖获得者可适当放宽),学术骨干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引进人才是好事,但笔者却想起了相关的问题。

  记得已故两院院士王选说过一句大实话,“错误地把院士看成是当前领域的学术权威,我经常说时态搞错了。”他说:“我38岁,站在研究的最前沿,却是无名小卒;58岁时,成为两院院士,但是两年前就离开了设计第一线;到现在68岁,又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已经远离学科前沿,靠虚名过日子。”

  最具创造力的科研群体应该是中青年。事实上,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研成果都是在20岁-40岁期间做出的,所以引进人才切莫搞错时态。当人家用托福、GRE把我们的几近成型的年轻人才像割稻一样收割走的时候,我们却拼命地把他国几近“退居二线”的“权威”引进来,这算不算一种“形象工程”呢?何况,他们在中国的工作只是兼职,说白了,这只不过是那些“学术大腕”们的一份额外收入而已。

  “身在国内像根草,到了国外才知道自己是块宝”,这大概是许多“技术移民”的肺腑之言。不久前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仅2005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被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就超过9000亿元。其中,体制不合理、分工不明确是导致“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花大价钱从海外引进人才来“装点门面”,另一方面,又无法充分发挥自己身边人才的作用。“清华大学电子系毕业了15个研究生,12个去了美国。硅谷里的‘同学’到处都是,我们成了人家的培训班”。

  人才的“逆淘汰”一直是管理学上的一个重点课题,导致人才“逆淘汰”的,是官僚主义。高校是人才的“高地”,然而,这个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却也是官僚主义的重灾区。众所周知,现在的教育、学术领域有着严重的泛行政化倾向,几乎什么资源都掌握在“行政领导”手中。在这种有权者得的游戏规则下,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很可能就会在扭曲的竞争机制中淘汰出局。如今,即使引进了几个高水平的“学术大师”,在这种官僚学术体制下,又能有什么用呢?

  林金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