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共管理应力避“实名制幻觉”的引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10:42 大河网-大河报

  正因“实名制”的实施本身需要很大的监督成本,所以许多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越来越摒弃这种管理手段,而把精力放在建立一个完善的个人信息体系上。

  □曹林

  为了加强对娱乐行业的规范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南京警方近日决定实行娱乐场所

工作人员实名制,今后南京市大小酒吧、茶座、美容美发等场所的工作人员,都将持实名登记的“工作卡”上岗工作,卡上贴有人员照片,还标明了卡号、发证日期及服务处所。违反了此项管理制度的娱乐服务场所,警方将进行处罚。(10月17日《新京报》)近段时间各地的公共管理似乎呈现出一种实名制依赖和崇拜症,动辄为了一个治理目标而为公众设置“实名登记”的义务。为治理短信诈骗而要求手机实名制,为遏制炒房实行实名制购房,为治青少年网瘾采取网络游戏实名制,某地政协委员甚至建议以实名制治公款吃喝——笔者认为,实名制的透明监督效果实际只是一种幻觉,一个理性的公共部门应力避“实名制幻觉”的引诱。

  许多公共管理之所以把眼睛瞄向了实名制,源于实名制满足了监管者一种透明监督想像:如果每个人都用实名购票,哪里还会有黄牛党的炒票空间;如果每部手机都是实名登记,短信诈骗者就很容易暴露身份。坏人会受到很大约束,同时又方便了监督者的眼睛,多好的制度啊!

  可这种透明监督效果实际只是一种幻觉,因为“每个人会不会按照制度预期那样都用自己的实名”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监督实施的前提。试想一下,为了保证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实名上网、买火车票,这需要多大的监督成本!在整体诚信失范、配套制度缺失的环境下,监管者预期中的那个实名制根本难以实现。况且在造假技术日益炉火纯青的现实中,一个坏人能很容易钻过实名的漏洞。正因“实名制”的实施本身需要很大的监督成本,所以许多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越来越摒弃这种管理手段,而把精力放在建立一个完善的个人信息体系上:无论你用不用实名登记,只要你做了坏事,管理部门都能通过一个相互勾连的信息系统查询到你的信息,实名制实际代表着一种落后的公共管理思维。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现代社会中的公共部门也应尽力避免对公民提出“实名”的要求,过多的“实名”容易给人带来被窥视的不安感觉,公民应该拥有匿名做大多数事而不被人“窥视”的自由——防短信欺诈得手机实名,防黄牛炒票得购票实名,为治理公交车小偷,是不是哪一天乘公交车也得实名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