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王楠赠的球台,为何压在福利院库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12:06 新华网

  王楠、郭跃等乒乓球国手不久前向太原市一家儿童福利院捐赠了一批球拍、球桌。可这些爱心物品并没有物尽其用,反而被积压在库房里。记者近日在山西太原、浙江杭州、安徽合肥等地了解到,“赠非所需”已成为社会捐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福利院遭遇“爱心变鸡肋”之惑

  记者在太原市这家儿童福利院的库房里看到,除了新赠的球拍、球桌等体育器材外,还有成堆成捆的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这些物品都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福利院供给科科长刘洪霞告诉记者,近年来,自发向福利院捐赠的热心人士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由于外界对福利院缺少了解,凭想象捐东西,结果捐来了大量的文体用品。事实上,这里200多个孩子95%或身体残疾或智力障碍,能正常运动、上学的不多,对文体用品的需求很少。

  相邻的库房装满了各式各样几乎无法穿上身的衣服。记者看到,这些衣服的样式都很古旧。刘洪霞从衣堆里随手捡起一件衣服,是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蝙蝠衫”,颜色早已发白。刘洪霞说:“我们的孩子穿这种衣服出去,很容易被打上‘标签’,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刘洪霞告诉记者,智障儿童容易尿床,这就需要大量换洗的床单、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而这些最为短缺的物品恰好又是社会捐赠比较少的。对于那些大量的不适用物品,福利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转赠一部分文具给邻近的小学外,其余的物品福利院至今没想出更好的办法,只能暂时积压在库房里。

  “粗放型”捐赠影响“爱心效率”

  太原市这家儿童福利院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在当前的社会捐赠行为中,“赠非所需”现象普遍存在。今年6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团委号召毕业生为西部贫困儿童捐书,毕业生们纷纷响应。然而,曾经在四川支教一年的一个学生会干部却对捐来的书大摇其头:“这些书孩子们要么看不懂,要么根本不感兴趣,80%都会被当成废纸卖掉。”团委的一位老师也认为,与其给西部的孩子们捐10本高深的《线性代数》,还真不如捐一本他们读得懂的《安徒生童话》。

  “你捐赠的不是我需要的。”杭州儿童福利院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员把这种情况用“赠非所需”来概括。她认为,与慈善事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的社会捐赠方式偏于粗放。她说,这是一种“广种薄收式”的粗放型捐赠方式,因为缺乏针对性、目的性,有时看上去“爱心如潮”,然而,对于受赠者来说,能够带来实际好处的“有效爱心”并不多。

  太原市社会福利院院长耿开文认为,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致力于制度建设,让捐赠的款物一分一厘,都能到达受赠者手中。然而,对于捐赠的物品对方需不需要,效用如何,能否让爱心产生最大效益,一直没有引起捐赠者和有关部门足够的关注。

  沟通让“爱心效率”最大化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为社会救灾济困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赠非所需”不仅给受赠者带来尴尬,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安徽省慈善协会副会长陈义民认为,“赠非所需”源于目前我国慈善行为捐受双方沟通机制的缺失。长期以来,有些捐赠者习惯于将闲置、无用的物品作为捐赠物品,而不是先和受赠方取得沟通,问明需求再行捐赠;捐赠者与受赠方缺乏交流的中间渠道,这让许多捐赠者无法与慈善机构及时沟通,从而无法得知对方需要什么,捐赠效用低下也就在所难免。

  安徽社科院社会学专家王开玉认为,当前,慈善捐赠日益成为社会救助的重要方式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应当做好日常捐赠的引导和管理工作,不能按照老套路被动工作。要建立捐受双方的沟通、互动机制,了解捐赠的具体需求,让爱心流向它最需要的地方。同时,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要加强募捐的精确性,根据不同困难人群、具体受灾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募捐。

  (记者叶健、程士华、王炤坤)新华社太原10月17日专电

  ■链接 热与冷

  

王楠赠的球台,为何压在福利院库房?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用户名密码匿名

  查看评论 -->放大字体

王楠赠的球台,为何压在福利院库房?
缩小字体 -->打印本稿
王楠赠的球台,为何压在福利院库房?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相关新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