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幸福指数”:一个与幸福无关的笑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13:36 中国新闻网

  主持人: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日前联合发布的“北京市和谐社会指数监测报告”显示,收入超过万元的高收入阶层“幸福感”却很不确定;年龄在36岁至55岁的“中流砥柱”阶层“幸福感”在所有人群中是最低的;与郊区、效县居民相比,城市居民的“幸福分值”平均要低4.5分。

  追求幸福和谐是所有人们的共同心愿,问题是,幸福这样一个具有经济和心理、社会等无数变量组成的非常个性化的表述,真能用统计这样的简单变量得到吗?

  大众评判台

  “幸福不能数字化”

  励俊:那是笑话

  幸福指数这个事是个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这个指数本身是否完善,暂且不论。人民幸福不幸福,自己难道口不能言?非要统计局来发布?希望统计部门能立刻停止这种调查,把精力投入到和中央宏观调控有关的数据统计中去。

  王青松:幸福岂能用数据表述?

  幸福是无法用具体的数据来表述的,我的幸福感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以前在南京时虽然收入不多,但工作很轻松,还能和家人在一起;后来到了杭州,虽然收入多了些,工作也不太累,可惜不能经常和家人在一起。但总体来说都还是幸福的。但自从到了上海后,不但收入没有增加,工作还变累了,而且居无定所,除了和朋友一起玩和给家里人打打电话外,基本没有幸福可言。这样的感受岂是用数字能显示的?

  “关键是根源”

  张波:解决不幸福的根源

  其实这次调查的初衷无非是想了解现在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出于对人民群众的关心,这样的举措本无可厚非。所有的调查应该都是为了有所作为而为之,况且统计局也明确表示不幸福的原因来自于就业、就医、养老、孩子就学等多方面的生活压力。那我们的政府在看到这些报告之后,能不能真有所作为,真正地解决这些令大家生活不幸福的因素呢?如果没有这样的举措,那这样的调查又有什么意义呢?

  孙先生:公正性值得怀疑

  我就生活在北京,家庭月收入过万,买了房还养了车,看上去过得挺美。可北京的这种消费,月入过万又如何呢?而且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还得算计每个月养车养房的花销,就算有车开,每天也得耗上三四个小时在上下班的路上,幸福的感觉能有多少?所以幸福感不是用数字能说明的。

  ◆沸点特稿

  希望不会是又一个“GDP崇拜”

  赵文斌

  如果你误闯进一家黑店,老板端出五杯饮料:鲜奶、乌龙茶、白开水、热咖啡和珍珠奶茶,告诉你其中四杯有毒,你直觉哪一杯不会被下毒?如果你选择珍珠奶茶,那么恭喜你,因为你特幸福。

  这是一道网上流行的幸福指数测试题。对于类似的测试,大部分人一笑了之。

  但是如果幸福指数是来自国家和地方权威统计部门,是一套有着几十个项目的测量系统通过复杂的计算分析的结果,集中了博士、专家的智慧和上百工作人员的辛劳,范围涵盖了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社会秩序、社会公平、工作状况、人际关系、家庭、职业、归属感、期望和信心等,你如何感想?还会怀疑吗?

  这个幸福指数将跟GDP一样纳入政府统计部门的工作,今后你我的幸福感有多少,有幸福指数可以提供参考了。如果你最近感到不幸福,我真为你感到伤心。因为不幸福的人真已很少了,根据最新幸福感调查指数显示,北京人九成市民感觉较幸福。当然如果你月收入在三万元呢,那就怪不得了,最新调查表明,月薪六千左右幸福感是最强的,7000元后就出现下降了。

  希望我这样的说法不会破坏你的心情。你的幸福感和我无关,和所谓的幸福指数也无关。你今天感到不幸福,也许只是早晨找了很久才找到合适的领带,匆匆出门公交车又和闯红灯的宝马撞了,然后上班迟到被领导批了一顿。但是到了中午,你接到你孩子老师的电话,说你孩子这次数学竞赛得了金奖,领导在一旁笑着对你竖起大拇指。这时,你的幸福感又回来了。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状态,带有非常私人的主观色彩,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化性,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影响到当时当地当事人的幸福感,一天就会经历幸福感的春夏秋冬。有一则寓言说,让任何一个人在镜子里问自己三遍“我幸福吗”,最后就没人感到自己是真正幸福的。对于一个原本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居然现在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就都有了兴趣,把一种心理状态变成了社会数据,在各项指标间加加减减,还就能得出某地乃至全国大众幸福的多少大小了,呵呵。

  这样的一个幸福指数除了重复我们早已知道的有钱不一定幸福的道理外,还传递了现在形势大好,和谐社会只是一步之遥、大家该满足的信息,此外还有什么作用呢?或许会使幸福指数成为下一个“GDP崇拜”。一个人一个部门不可无济世之心,但千万不要随便给社会贴标签,更不要妄想,以为贴上一个标签,社会就会如何如何了。要不然,这个标签和网上的八卦恶搞无异,只会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话。

  国外的幸福指数报告大多是由一些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研究团体或个人发布的,而我们是用国家的有限的统计经费。真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做点事情,还是把一向老百姓质疑的数据搞准确些吧。真要创新,还是从百姓和国家发展最迫切的需求出发,把失业率、空房率、教育成本、医疗成本等先搞搞清楚吧。

  (稿件来源:解放网—每日经济新闻;作者:凌建平 祝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