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留神!别让虚假广告忽悠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13:52 大众网-农村大众

  目前,随着秋收秋种的结束,农民已经开始为下年的种植、养殖在做准备。此时,一些公司便开始发布大量的种植、养殖、加工等虚假广告。在这些广告中,一些经营单位往往作出若干不切实际的承诺,而一些农民在看到这些广告后,也不认真去核查对方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诚信度,便按照广告的要求,要么汇钱购买养殖项目,要么与这些单位草率签订种植订单,要么购进他们提供的“优良”品种……其结果不免上当受骗。

  去年11月,我省某市工商局接到20名农民对德国优质兔养殖的投诉,称某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欺诈养殖户。经工商部门调查发现,该公司成立半年来,就多次张贴和到电视台播发广告,称养殖德国优质兔“包幼兔、包技术、包回收,每只兔子纯赚100元”。一些致富心切的农民看到这个广告后,纷纷与该公司签订养殖优质兔的合同,并按合同中的规定,购买了幼兔,缴纳了养殖押金。半年后,当兔子长到应送缴时,该公司却是铁将军把门,不知去向。据统计,20家农户共被骗走押金4万元,买兔款6万多元,面对这现实,20位农民欲哭无泪。

  据悉,一些别有用心的公司每到年底,就会利用报纸、刊物发布大量的广告,他们在广告中往往会宣称,只要种植他们提供的品种,保证收益丰厚,赚钱稳,回报快,误导农民上当受骗。

  在工商部门接到的投诉中,上当受骗的农民大有人在。某镇林某按照广告所称与某种植公司签订了种植中药材的合同,购买了800元的红花、天麻、甘草等种子,种在地里两个多月却没有长出苗来;孙某花了1000元买了芦荟苗,并与公司签订了订单,但到了收购季节,公司的验收人员却百般刁难,不是嫌芦荟叶子长得不够尺寸,就是嫌芦荟叶子厚度不足;单某投资2万元引种的仙人掌,经他辛苦一年多小心培育,待其长度、宽度、厚度都符合广告中所说的标准了,可公司就是不来收,自己卖又没人要。后来,孙某拿着广告到公司理论,结果发现广告上的宣传与公司人员的解释大相径庭。

  为了骗取农民的信任,一些公司在广告中不仅宣传说该项目赚钱快,而且还“警告”种植户:“种出来的产品,只能卖给公司,不得卖给他人,一旦公司发现种植户将产品卖给他人,将依法追究种植户的责任。”该宣传让农民深信公司会收购他们的产品,而公司对其如不收购种植户的产品该如何处理却没有任何说明。有的公司在广告中,还对产品的质量作了明确的要求,而实际上能够达到该要求的产品很少,但在签订合同时却称“基本上都能达到广告要求”,使种植户认为自己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是技术上的问题,而不是公司在欺骗自己。

  有人曾说:“在市场中赚钱,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因此,在接受一些单位的种植、养殖、合作和加工等项目时,对一些广告宣传必须慎重而谨慎,不可轻信。一是不能轻信来路不明的广告。特别对一些刊登

  在非法出版报刊、小报、邮寄的广告或街头巷尾散发的散页广告,不要轻易视为“宝贝”或“商机”。二是不能轻信预收订金的广告。有的公司在广告中要求,只要农户先交一定数量的订金,就会保证提供的品种,转让的技术绝对没有问题,如有问题,就返还订金,这样的订金最好拒绝交纳,如果要交,可改为定金。三是不能轻信信誓旦旦的广告。一些广告越是说得天花乱坠,承诺的利润越惊人,这种广告就越离谱。一旦发生经济纠纷,打起官司来农民也难以胜诉,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四是不能轻信脱离实际的广告。不能过分听信“适合于各个地区的土壤、各个家庭”的广告宣传,因为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各有不同,种植或养殖的条件更是不同,因此,必须要根据本地或家庭的实际情况和生产、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权衡利弊来购买品种和签订订单,而不能仅凭商家的一家之言而盲目相信,最后导致上当受骗。

  本报记者李绍静本报通讯员庄奎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