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市政找到了“钱” 市民找不到“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17:13 四川新闻网

  (本网特约评论员汪贵杰)合肥市民乘坐公交车时发现,语音报站“三里庵”突然改成了“国购广场”,一些市民对此提出了异议。合肥市公交集团营运部解释说,三里庵地理范围太大,改成国购广场在区位指向上显得更具体,况且这种变更只是暂的,等到了协议时间之后,就会重新变回三里庵站名(《新安晚报》10月12日)。

  从媒体报道来看,公交站名商业化的做法远不止合肥一个城市,在全国城市中已趋

流行。公交站名商业化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是显而易见的。传统的地名约定俗成,以此命名的公交站名给市民及外来人员很好的服务和导向作用,而公交站名商业化后,以前耳熟能详的站名,换成了陌生的“**”公司、“**诊所”、“**餐厅”,并且公交站名商业化还因与市政合作企业的变换而频繁更换。城市市民的“行”受到影响, “幸福指数”当然会大打折扣。

  而合肥市公交集团对此的辨解很有点不尊重公众的智商。“三里奄”范围比“国购广场”虽大,可市民必竟还知道一个范围所在,但有多少人知道“国购广场”在哪呢? “等到了协议时间之后”,真的“就会重新变回三里庵站名”吗?如果又有企业愿意冠名,没准又会变成“**中心”,市民在这样的变化中越来越不认得自己的城市了。公交站名商业化的结果便是,在公交部门找到了“钱”的时候,市民出行却找不到“北”了。

  公交站名商业化的指向就是一个“利”字,但对这个“利”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将公交站名拍卖给企业有偿使用,有利于增加公共资源的产出。问题是,公共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追求必须坚持优化公共服务质量的前提,如果经济效益追求有损公共利益,那么公共企业的经营方向就误入了片面求利的岐途,而丢失了服务公众的根本。对于市政企业的“哭穷”,也有必要质疑一下,城市土地卖了,道路、桥梁、广场、站台冠名权卖了,难道真的穷得还要去卖公交站名吗?如果市政建设如此捉襟见肘的话,要不要反思一下,这与一些城市建设一味求大求洋而不考虑城市承载能力有关?

  现在很多城市都推出城市名片,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而另一方面又让这些积淀着当地历史文化的地名湮灭在商业铜臭里。让人不能实在而具体地感受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个性;如此,城市名片不免沦为空头符号,无法真正唤醒市民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可见,如何“以人为本”而不“以利为本”,正确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关系,的确是“经营城市”易喊不易做,且要认真对待的地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