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怎样建设新农村(热门沙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0:08 人民网-华东新闻

  话题背景:村庄的重建,农民观念的转变,乡村秩序和经济体制的重构和转型,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发生的最大变化之一。村干部们是这一变化的实践者和见证者,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脉络,可以捕捉到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村产业经营与发展的思路和模式,还可以预见农村产业发展的某些趋势。日前在杭州召开的第六届全国“村长”论坛上,一批“村官”畅谈了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主持人:梁孟伟

  嘉宾:

  江苏江阴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

  浙江东阳花园村党委书记邵庆祥

  浙江余姚小路下村村委会主任俞张千

  浙江奉化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

  上海嘉定区江桥镇太平村党总支书记苏兴华

  发展依靠创新

  科技引领未来

  主持人:农民致富现在依靠什么?

  邵庆祥:在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新世纪,谁抢占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我们村做过蜡烛,制过砖,还办过服装厂和火腿厂,都难形成气候。从1995年到1999年,我们用了5年时间,打破了三大跨国公司垄断维生素D3的局面,使我国一举成为世界上掌握最先进的维生素D3生产技术的国家。投入工业化生产后,只要十几名工人,年产值就可达到4.6亿元,利润6000多万元。目前,花园村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医药化工、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纺织服装、火腿食品、电子器材等多元化发展格局。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收入20.86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6520元。

  俞张千:1985年,我们小路下村在崔登来的带领下,从一家小电线厂起步,发展成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的宁波云环集团,走的就是一条科技创新之路。从1989年集团获得第一张美国UL证书开始,至今已获300多项国际认证,70%以上的产品都销往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起步早、发展快、实力强的工业,改变了小路下村,如今,村民们大多已离开田头,走进企业,完成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角色转变。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农村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一些农村的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污染了。怎么处理好发展和环保的关系?

  吴协恩:华西可以说是钢铁王国,炼钢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0%—70%。建厂之初,炼钢产生的水渣,每天都有近2000吨,堆得像小山一样,公司要花钱请人拖走;而更令环保部门头疼的,则是炼钢时产生的粉尘,经水一冲后就变成了污泥。现在,这些垃圾都变成宝贝了,水渣卖给了华西水泥厂。为了利用污泥,华西钢铁建成了一个污泥球团厂,年产球团1.8万吨——这些球团和矿粉加在一起,又是炼钢的原料。当然,这样的循环经济并非举手之劳,要实现环境保护就要舍得投入。华西钢铁在过去3年共投入1亿多元,用来购买环保设备和进行环保技术改造,这相当于华西钢铁固定资产总投入的10%。

  傅企平:农村应该是绿色的农村。我们滕头村是“全球生态500佳”村之一,靠的是以绿带“农”,以绿带乐。2001年,滕头利用环境优势,搞起绿色农业工程,与中国农科院合作,从日本、美国、以色列引进25个新品种,采用新技术,建立了可以使农田产生更高效益的植物“组织培养”车间,开发生产各类名贵苗木和本地特色的蔬菜瓜果。借助于已有的高科技育种基地、成片的规模种植花木基地,滕头村有了一个特色鲜明的新农村新农业景象,吸引了周边的人们前来休闲游览。游人多了,我们做起了新文章,办起了生态园,成立了旅游公司。2005年接待游客63万人次,门票收入61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800万元。乡村美了,收入高了,这也可以说是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

  推进基层民主

  建设和谐农村

  主持人:推动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村干部有什么体会?

  苏兴华:近几年来,因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村里有些干部沾沾自喜,认为村里富了,老百姓钱多了,我们的工作老百姓该满意了。但没有想到,前几年,老百姓对村干部的意见反而多了起来,要工作的,要福利待遇的,要生活医疗补助的……几乎天天有人吵、有人闹,村委会成了一个“诊所”。

  2000年,我们村“两委”实施“四个让”工程,制订了《太平村民自治章程》,出台了42项工作制度,建立了72本工作台账。老百姓称这套规章制度为“小宪法”。围绕“村里的事让村民知晓”,我们进一步拓宽了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扩大了村民的知情权;围绕“村里的事让村民作主”,进一步为村民提供了参与管理的平台,提高了村民管理村务的能力;围绕“村里的事让村民监督”,进一步健全了村民监督机制,提高了办事透明度;围绕“村里的事让村民满意”,进一步办好村政实事,使全体村民得到实惠。实践证明,民主政治建设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精神文明水平。现在,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太平村带出了300多名“业余村官”,干部为民办事的能力提高了,村民综合素质提高了,干群关系也融洽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