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筑牢“和谐广东”根基(今日关注 广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1:28 人民网-华南新闻

  

筑牢“和谐广东”根基(今日关注 广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广东”的重要内容。这是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龙潭村小学欢快地上学的孩子们。

  本报记者 黎旭阳摄影报道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区域协调发展,能耗、环保各项数据位居全国前列,广东用漂亮的成绩单印证着“科学发展观”的巨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为此,广东着力制定各项利民政策,推出各

项养民举措,从完善就业体系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从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到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人民,真正筑牢“和谐广东”的根基。

  长效机制统筹城乡就业

  47岁的广州下岗职工高云妹和工友不用再为就业而烦恼了。现在,她和3个工友共同开了一间饮食店,生意红红火火。根据广东省劳动部门的优惠政策,她们不但每人得到2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还接受了相关的创业培训。

  像高云妹这样的幸运儿还有很多。由于广东近年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培育再就业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已基本解决。最新统计表明,截止今年第三季度,广东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继去年以2.68%失业率水平成为全国失业率最低的省份之后,全省就业形势继续保持了健康稳定的状态。

  “就业管理体制不光要管城镇还要管农村。”广东就业的工作重心悄然转移,从提升数量到提升素质,广东开始用实际行动推进城乡统筹就业,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平等就业服务体系。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智力扶贫”计划、技能晋升培训工程和创业富民培训工程先后出炉。受益于这些政策,一批批贫困农家子弟得到资助免费进入技工学校;32万多名农村青年在广东“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中实现转移就业,成为城市产业工人;更有不少人获得一次性职业培训或者创业培训补贴。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介绍,目前,全省已经建成综合性培训基地127个,创业培训基地15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50个,建立农村劳动力对口转移培训基地80多个,一个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正在全省建成。今后一个时期,广东将推进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使其成为面向社会服务的公共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基地。

  而在珠三角地区,市、镇、村三级就业服务机构正将劳动保障业务延伸到农村基层,农村富余劳动力、城乡新成长劳动力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一起,成为政府重点帮扶对象。

  “新政策创造更多机会促进就业,今后广东城乡居民只要想就业就有机会。”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说,下一步要加快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体系,建立培训促进就业和就业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加大财政投入缓解上学难看病难

  教育、医疗,永远是紧扣民生的热点话题,医疗关系百姓当下身体健康,教育涉及一地长远发展后劲。广东的决策者深知,占全省户籍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其教育、医疗费用的负担很大,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近年来,广东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也在农村教育、医疗事业上倾注了格外多的心血,公共财政的阳光在这两个领域渐渐普照南粤农村:

  ——今年秋,广东在全省农村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惠及960万农村孩子,为此,广东财政每年都需增加投入约30多亿元。

  ——到2005年,广东全省120个县(市、区)都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人数达到了2546万,占全省农业人口的50.5%。为实现预期2008年合作医疗基本覆盖所有农村居民的目标,今年,广东又加大了对合作医疗的投入,省里的补贴提升到每人每年25元左右,使人均筹资额达到50元。

  为了加强村卫生站建设,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广东今年还决定,今后每年由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全省经济欠发达的14个地级市的每个村级卫生站的一名乡村医生给予补贴,每人的补贴金额为1万元,其他市将参照此标准执行。为此,广东省级财政每年至少要拿出1.6亿元补贴村医。

  正如不少专家所评价的,以上一系列措施显示,在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的同时,广东正把教育、医疗等与广东人民日常生活切身相关的问题,摆到了突出地位,使群众不论城乡,不论贫富,都有同样的机会接受优质医疗和教育服务。

  阳光征地确保失地农民权益

  “今后,征地手续不齐全、不完备的项目,不能开工;没有与农民就征地补偿民主协商、达成协议的项目,不能开工;征地补偿款没有兑现到农民手里、各种补偿不到位的项目,不能开工。”去年年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的“三句硬话”振聋发聩,大江南北一时好评如潮。

  “硬话”后面有“硬举措”。

  为了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广东着力建立征地公告和听证制度。有人把这一制度概括为“三部曲”:征收前告知农民,征收中听证,征收后向农民公示。今年广东更进一步要求,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放弃听证的,要出具经过村民代表或村民会议2/3以上同意放弃听证的证明。

  在保证程序合理公正的同时,广东把焦点放在补偿的额度和如何保障农民“洗脚上田”后的生产、生活上。

  “提高征地价格,划出10%-15%比例的预留地,增加集体分红部分,和把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养老、医疗体系,优先安排就业和培训。”广东省委农办副主任陈祖煌这样概括广东近年探索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的四条保障线。

  今年以来,四条保障线在可操作性上越来越强: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出台《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全省(不含深圳市)67个县(市)和48个市辖区分为十级,土地分类定价,相比过去,征地补偿的额度更高、也更明确;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着手制定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年底前,全省280万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将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之中,实现老有所养……

  促进依法行政,推行阳光征地,广东实招频频,政府漂亮转型,纠纷明显减少。今年上半年,因征地问题到省集体上访的批次和人次分别下降31%和59%。而在城镇,加强房屋拆迁管理建设、解决住房难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记者了解到,广东在相关文件中已明确——“建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机制和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加强房屋拆迁计划管理和项目管理,设立监控资金账户,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房屋拆迁规模。凡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和房屋产权调换不到位的,不得颁发许可证;各种拆迁补偿没有足额兑现到被拆迁人的,不得实施拆迁。”

本报记者 邓 圩 贺林平 赖伟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