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众知名学者呼吁:报纸副刊不能被商业化吞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7:5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专电(记者 邬焕庆)“报纸的副刊可以体现出一份报纸的品位和文化价值”“绝不能把报纸副刊全变成娱乐专刊”……50多名国内知名的文化界学者18日在北京呼吁,报纸副刊在文学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绝对不能被过度商业化吞噬。

  包括王蒙、吴冠中、黄宗江、范敬宜等在内的这些学者,是在18日于北京举行的上

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文汇报‘笔会’、新民晚报‘夜光杯’创刊60周年大型作者座谈会”上讲这些话的。

  一场“笔会”延续60载,一只“夜光杯”耀世一甲子。同时创办于1946年的文汇报的副刊“笔会”和新民晚报的副刊“夜光杯”,以60年长办不衰的光荣历史创下了当代中国报业史的一个传奇。60年来,人们从它们身上读到了巴金、茅盾、田汉、叶圣陶、老舍、丁玲、王蒙等诸多大家的思想之光,读到了真话、良心,更品味到了文化的丰厚和生活的原味。

  王蒙说,“笔会”和“夜光杯”60年走下来不容易,尤其是在商业化泛滥的情况下还能良性地生存和发展更属不易,这样好的副刊就要一直办下去,有人写,有人看,还要让人有收获。

  针对目前很多报纸或砍掉副刊或把副刊变成娱乐专刊的现状,许多学者表达了忧虑。

  范敬宜说,报纸的改革和创新还是应该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好的传统的东西必须保留并发展,不能一概地迎合世俗品味的改变。

  学者吴小如说,报纸的副刊也具有舆论监督的责任,必须办好办强,副刊办得好不好可以看出一份报纸的品位和社会责任心。

  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报纸的副刊应该在始终植根于深厚的人文土壤、植根于广大读者的基础上,以积极反思自己的重新定位和创新图存的姿态,在报纸商业化的潮流中屹立不倒,雅俗共赏,与时俱进。(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