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提高依法管理社会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8:23 法制日报

  平安笔谈

  郑红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良好社会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工作中需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依法

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有效规范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真正让管理效益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

  社会管理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其本质就是通过依法管理,使人们的各类社会活动遵从既定的公共规范和秩序,实现社会安定、协调、有序运行。在全部社会管理中,人既是对象又是目的,是社会管理的核心。因此,以人为本应成为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

  社会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

  必须从管理制度到具体管理活动全面坚持以人为本

  各项社会管理制度在价值导向上应充分考虑如何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考虑如何更好地便民、利民、为民,考虑如何“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并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绝不是侧重于对人的束缚。比如在计划经济年代,有时办一件事要到不同的政府部门盖一百多个公章,这样的情况再也不能出现。而2003年我国把收容遣送制度正式改为社会救助制度则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

  在各项具体的社会管理活动中,要注意处理好“三对关系”,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一是管理和服务的关系。管理绝不是管制。具体的管理制度也不是束缚人们的“紧箍咒”,而是规范和调整人们社会活动的“调节器”。严格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依法有效的管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二是控制和疏导的关系。在当前社会流动性高,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多样化的新时期,要有效化解矛盾、稳定秩序,仅有控制这“硬”的一手是不够的,还应注重运用疏导这“软”的一手。三是惩罚和教育的关系。政府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过程中,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毫无疑问必须依法惩处,以维护法律权威,保障社会活动的规范有序运行;同时,要更注重发挥教育功能,教育引导所有社会成员自觉遵守各项社会管理制度和规范,增强公民意识,主动参与社会管理。

  必须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管理难题,让管理效益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从广东来看,应重点加强四方面的管理。

  (一)切实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一要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和统一、开放、规范的劳动力市场,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二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二元户籍管理结构,破除城乡壁垒、身份限制和观念歧视;三要积极构建“政府牵头、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大管理格局,实现由单纯的治安管理、劳动力管理模式向综合社会管理模式转变;四要建立健全农民工服务机制。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五要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尤其要着重解决一些地方农民工工资偏低甚至拖欠他们工资和工伤、医疗、失业、养老四大保险缺失的问题;六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法制教育,增强其竞争能力、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

  (二)大力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为群众创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是和谐社会建设一项重要工作。要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对重点人群、场所、行业的治安管理。切实做好对社会闲散人员、吸毒人员以及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帮教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人员。加强对收旧修理业、二手市场、娱乐服务场所等特殊行业和场所的调控管理,提高准入门槛,严格监管制度和退出机制。大力整治、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强城乡接合部和出租屋管理,严格对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的管理,努力堵塞治安管理漏洞。

  (三)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各级领导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重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关闭取缔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厂、经营网点;完善安全生产法制,抓紧制定安全生产法的配套法规规章,修订建立各项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加强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建设。

  (四)高度重视环境安全管理。一是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治理水和空气污染为重点,全面实施治污保洁工程,抓紧解决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生态保护尤其是饮用水源保护,建立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二是实行环保准入制度,加强源头防控。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对不符合环保规划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对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在建项目,一律不准投产。三是全面排查和及时整治各类环境安全隐患,并建立污染源管理档案,实行动态安全监管。四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破坏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依法关闭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五是加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体系建设。六是加强约束激励机制建设。

  (作者为广东省委政法委秘书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