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好媳妇六次回婆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8:40 长沙晚报

  

好媳妇六次回婆家

  1961年,刘少奇、王光美夫妇回故乡看望姐姐刘绍德。(本报资料照片)

  1961年第一次回婆家

  乡亲成了她的牵挂

  1961年5月3日至9日,刘少奇和王光美回家乡调查时,在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老家住了7天6晚。这是刘少奇最后一次回老家,也是王光美第一次回婆家。

  王光美第一次出现在“婆家”乡亲们的面前,人们惊讶地看到,她是那样的光彩照人,贤淑美丽,一如她的名字。而给家乡人民印象更深的,则是她与刘少奇在生活、工作上的默契配合。当刘少奇与人交谈或召开会议时,她便在一旁作记录。她虽然有时也用悦耳的京腔插话,但绝不干涉丈夫的事,而只是一种建议、提醒或帮助……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刘少奇和王光美将炭子冲大队的干部和部分社员代表请到自己的堂屋里召开座谈会。刘少奇对乡亲们说:“我将近40年没回家乡了,很想回来看看,回来了,看到乡亲们的生活艰苦,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对不起大家。”说完后,他摘下蓝色布帽向大家鞠了一躬,让乡亲们深为感动。

  这次回家,刘少奇还有一件事就是去祭拜母亲鲁氏。他和王光美沿着田间小道,来到李塘冲母亲的墓地,献上松枝,和王光美恭恭敬敬地向长眠在这里的母亲三鞠躬。刘少奇深情地对王光美说:“妈妈鲁氏一生勤劳善良,为人正直,很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父亲过早逝世,是她老人家把我们六姊妹养育成人,真不容易啊!我妈妈1931年11月病故,我当时正在中央苏区江西瑞金,没能回家为母亲尽孝……”

  王光美第一次回婆家,便将乡亲们的真话、实话装了一脑子、记了一本子。当看到乡亲们生活非常困难时,她的心情很沉重。憨厚朴实的乡亲们倾诉的句句真话,也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牵挂。

  1983年第二次回婆家

  感谢家乡人的理解

  1983年11月27日,刘少奇85周年诞辰刚过,告别宁乡22年的王光美领着儿女,又回到了婆家。

  在刘少奇故居堂屋门口,王光美看到了重新挂上的“刘少奇旧居”匾额。陪同的人向她介绍:“文化大革命”中这块1959年挂上的匾额被摘了下来,花明楼公社的炊事员冒着风险,将这块匾额翻过来压在切菜的案板下,先后经历了五任炊事员,才得以保存下来。王光美感激地说:“感谢家乡人民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理解我和少奇同志。”当看到自己1961年和刘少奇第一次回家乡所拍的张张照片时,王光美眼中泪光闪闪。她还特意和随行的儿女们在刘少奇少年时读书的桌子旁、劳动过的碓屋里合影留念,勉励儿女们要继承父亲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的优良品德。

  “舅妈,舅妈!”这时,一个亲切而又熟悉的声音从屋外传来。王光美听到后,很有把握地说:“是新秀来了!”

  与鲁新秀一别就是22年的王光美,见到姐姐的女儿,连忙起身和她握手,连声说:“新秀,新秀!还好吧?”

  “只要舅妈身体健康就好。”鲁新秀发自肺腑地对王光美说。

  王光美与鲁新秀交谈时,刘少奇在花明楼的其他亲属也一一前来看望王光美。她指着鲁新秀亲切地对大家说:“少奇的亲属一定要按照少奇生前的要求办,遵纪守法,自食其力,严格要求自己。”

  随后,王光美和儿女们来到刘少奇母亲鲁氏的坟前,献上苍翠的松枝,恭恭敬敬向长眠在这里的婆婆三鞠躬,深深地寄托她和已离去的刘少奇对母亲的缅怀和哀思。

  离开炭子冲时,前来为王光美送行的乡亲越聚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将她簇拥在中间。王光美看到乡亲们对少奇和她的关心理解,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她接过宁乡县广播站记者的话筒,满怀深情地说:“我今天来,没有机会同全县人民一一见面,现在我通过县广播站向大家问好,祝你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1988年第三次回婆家

  希望纪念馆充分发挥作用

  1988年11月24日,这是宁乡县花明楼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是刘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纪念日。

  王光美和子女们理所当然赶来了。

  来到故居酒房,王光美对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说:“从前,少奇家以务农为主,兼营大米和米酒生意。少奇青少年时期有时也帮着卖酒,经常瞒着家人将米和酒送给当地最穷的农民,不收一分钱。”杨尚昆点点头笑着说:“噢!他就是这么一位无私奉献的人。”

  来到横堂屋,王光美指了指摆得整整齐齐的桌凳说:“这就是1961年少奇召集当地群众开座谈会的地方。”杨尚昆深情地点了点头,对少奇同志的工作作风表示钦佩。

  王光美这天很激动又很健谈,进入第一展室,她如数家珍地向杨尚昆介绍:纪念馆内设展厅8个,还有序厅、音像厅、水榭和怀念亭。共展出展品660件,包括各种珍贵文物、照片、手稿、题词和实物,详尽而完整地展示了少奇光辉而又伟大的一生。杨尚昆边听边连连点头。

  第二天,王光美对宁乡县的负责同志说:“这是一个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课堂呀!”她非常感谢宁乡人民对少奇和她的一片深情,并一再嘱咐:纪念馆不是家庙,一定要把纪念地管理好、利用好,把作用充分发挥好。

  1993年第四次回婆家

  深情祝福家乡好

  1993年,随着刘少奇95周年诞辰的临近,长沙市委、宁乡县委决定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举办“刘少奇经济思想研讨会”,王光美高兴地接受了邀请。

  11月21日上午,王光美和女儿刘爱琴、女婿沃宝田、儿子刘丁、儿媳艾新琦一行回到了花明楼。她来到刘少奇同志的铜像前献上花篮,深情地三鞠躬,然后亲切地对大家说:“少奇离开我们20多年了,我应该回家为他祝寿。”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乡亲们一见到王光美,都热烈鼓掌,争相与她握手,欢迎这位家乡的好媳妇。王光美望着一张张熟悉和不熟悉的笑脸,高兴地挥手打着招呼:“乡亲们好!乡亲们好!”

  这次回家,王光美还想去宁乡县县委机关看看,因为32年前,王光美随同刘少奇回乡调查时,在县委机关电话会议室里住过几个晚上,对那里留下了一份深深的感情。此后,她虽然又两次回婆家,但都没来得及在县城落脚。11月26日,她来到了阔别32年的宁乡县县委机关大院。王光美紧握住一双双亲切的手,连连说:“同志们好!同志们好!”整个机关大院充满了欢迎的掌声,愉快的笑声。

  家乡人民为了迎接这位好媳妇,特意在夏铎铺湘绣厂绣制了一幅精美的湘绣制品赠给王光美,表达家乡人民对她的祝福和爱戴之情。王光美接过绣品,饱含深情地说:“家乡人民的厚礼、深情我领了,祝家乡经济繁荣,人才辈出,人民幸福。”屋子里又是一阵掌声和笑声。

  1997年第五次回婆家

  要为家乡人民多办实事

  1997年11月24日,大型文献电视纪录片《刘少奇》开机仪式暨纪念刘少奇99周年诞辰系列活动在花明楼举行。

  这天,花明楼人海如潮,他们在等待着家乡的好媳妇——王光美的到来。

  王光美身着银灰色风衣,系着紫红色围巾,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家乡人面前。一见面,王光美热情地挥手,向大家致意:“乡亲们好!乡亲们好!”

  当她来到拓宽改造后的铜像广场时,工作人员向她汇报:拓宽改造后的广场,占地8000平方米,是原来广场的几倍。王光美高兴地说:“广场改造得好,很有气势,感谢家乡人民!”

  在纪念馆贵宾室,王光美高兴地说:“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这是少奇生前的一贯作风,在纪念他100周年诞辰的时候,应为家乡人民多办一些实事,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他一定会很高兴。”并一再对在场的领导说:“请代我感谢全国人民对少奇的怀念。”

  吃过午饭,王光美顾不上年事已高,也顾不上休息,在晚辈的搀扶下,踏着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来到婆婆坟前。她按照家乡的风俗,脱下那件银灰色的外套,献上一束青翠的松枝,毕恭毕敬向婆婆三鞠躬,然后,深情地对随行的晚辈说:“我来花明楼,应该来拜婆婆,因为少奇很孝敬他的母亲。”接着,她满怀深情地讲述了1961年她和少奇一起上坟祭拜婆婆的情景。

  这天下午,有关部门还邀请了当地7位老同志,在少奇故居横堂屋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王光美一进屋便拍着手向大家问好:“乡亲们好!30多年没见面了,1961年和少奇也是在这间屋子里开座谈会呀!”她一把拉着坐在前面的一位身材胖胖的老人,直呼其名:“黄仁和,你好啊!30多年了,你还是那样红光满面。”几句话,说得大家心里热乎乎的。老同志们都不约而同地说:“您老身体好啊!记性这么好。”原来这些老同志都是1961年王光美和刘少奇回乡调查时参加过座谈的老朋友,王光美这次把他们请来,是为了叙叙旧。

  2003年最后一次回婆家

  与婆婆的照片合影

  2003年,这是王光美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婆家。

  11月24日,82岁高龄的王光美在晚辈的陪同下,再一次来到花明楼。满头银发的王光美刚一走下车来,便挥手向乡亲们致意,依然是那样和蔼可亲。王光美率儿孙们来到刘少奇铜像前敬献了花篮,并深深三鞠躬。随后,早已等候在一旁的乡亲们把一块特制的生日蛋糕敬献给王光美,她接过蛋糕,轻声说:“今天是少奇同志的生日,应该吃蛋糕呵!”这天王光美显得特别高兴,在少奇同志铜像前和儿孙们一起合影留念。

  “纪念刘少奇诞辰105周年暨花明德育园开园仪式”结束后,王光美对儿孙们说:“我们到故居去看看。”在前往故居的路上,乡亲们为了欢迎她,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82岁高龄的王光美连忙打开车窗,频频向乡亲们招手致意。

  到达故居,来到婆婆鲁氏的卧室,王光美仔细端详着婆婆的照片,并向工作人员示意要和婆婆的照片合张影。王光美对婆婆一直十分敬重,这次回来因前年腿摔伤,行走不方便,不能前去祭拜,只好用这种办法来表达对婆婆的爱。虽然是简单的举动,但融入了她对少奇同志、对故里乡亲、对天下母亲的挚爱。

  下午,王光美要离开花明楼了,乡亲们都来为她送行。王光美看着乡亲们一张张依依不舍的面孔,望着故里的山山水水,眼里噙满了泪花……

  (此文参考了原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馆长萧普刚所著《花明楼纪事》,谨致谢意。)

作者:首席记者 陈国忠 记者 卜劲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