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爱心善举成“鸡肋”尴尬了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09:19 温州新闻网

  王楠、郭跃等乒乓球国手不久前向太原市一家儿童福利院捐赠了一批球拍、球桌。可这些爱心物品并没有物尽其用,反而被积压在库房里。为什么?因为这里200多个孩子95%或身体残疾或智力障碍,能正常运动、上学的不多,对文体用品的需求很少。记者近日在山西太原、浙江杭州、安徽合肥等地了解到,“赠非所需”已成为社会捐赠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10月18日新华网)

  “赠非所需”,这是杭州儿童福利院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员对“你捐赠的不是我需要的”意思的概括,它指陈了慈善捐赠(主要指实物捐赠)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暴露出了我国社会捐赠中流行粗放型捐赠方式的一大弊病。我发现,凡是单位发起救灾捐赠活动,在现金捐赠和实物捐赠的选择中,人们总乐意选择后者,原因很简单,家里有的是旧衣服、旧物品,他们正愁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将它们清理出去。而今既然有人要,而且还冠之以爱心捐赠的美名,自然乐意做一回慈善家了。于是乎,人们表现得从没有过的大方慷慨,翻箱倒柜,一股脑儿将用不着的大人或者小孩的衣服、玩具、书籍甚至旧鞋等统统捐献出去,哪管受赠者用得着还是用不着。

  在此种粗放型捐赠的背景下,于是太原市这家儿童福利院接受了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蝙蝠衫”,西部贫困儿童捧起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团委捐赠来的高深的《线性代数》,而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读得懂的《安徒生童话》,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怪事,有消息说,一个富翁购买了8万元的“洋”垃圾衣物捐赠给灾区而获得慈善家的称号。试想,垃圾衣服不经过消毒就捐赠出去,这是帮人呢还是害人?由此我想起10月16日《钱江晚报》报道的一则消息,称,浙江台州路桥义工分会半年前为西部贫困地区捐献了整整10吨的衣服,由于凑不足10000元的运输费,至今还堆在当地的仓库里。当初看了这则消息,我还很着急,但现在想来,这10吨衣服(当然是旧的了)即使运到西部地区,也难保能件件落实,兴许有相当部分仍然得搁在仓库里,没人要。

  这种情形的普遍存在,既造成资源浪费,又亵渎了捐赠者的爱心。这是行善者的尴尬,也是受助人的尴尬,当然,真正应该为此感到尴尬的还是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作为身负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重任的职能部门,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架起捐赠者和受助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渠道,当一方有难、全社会开始爱心涌动时,上述部门首先应该深入灾区了解灾民的需要,然后把他们的需要通过媒体等渠道告诉捐赠者,让捐赠者有目的、有对象的进行针对性捐赠,这样可避免捐赠的盲目性和无效性,促使“爱心效率”最大化。

  总之,要减少甚至杜绝“赠非所需”现象,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构建捐受双方的沟通机制,对此,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责无旁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