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村大众》使我受益最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13:21 大众网-农村大众

  “这几年我能发大棚冬枣财,多亏财神爷———《农村大众》。是她,给我送来了许多新观念和新技术,才有我的今天。”说起订阅报纸的收获,马长林感触颇深。

  马长林是沾化县下洼镇曹庙村的冬枣种植大户。前几天,在枝繁叶茂的冬枣园里,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与《农村大众》的缘分。六年前的一天,他在村“两委”办公室里发现了一张《农村大众》,报上丰富多彩的内容,尤其是其中的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深深吸引了

他。后来,他经常到村“两委”办公室看报,报纸好是好,但时间一长,感觉到那里去看不很方便,他就自己掏钱到邮局订了一份。从此,读报成了马长林劳动之余的必修课,读报也使马长林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马长林说,使他受益最大的还是《农村大众》的各种专刊,里面有很多他从未听说过的新观念,比如,生产农副产品,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市场风云瞬息万变,只有跑到市场前头,才能把握成功。受这些观念的启发,他逐渐变得敢想敢干,成了村里的技术明白人和敢于“吃螃蟹”的新农民。

  2004年,《农村大众》上一篇介绍大棚蔬菜的文章,使马长林深受启发,“冬枣能不能跟大棚反季节蔬菜一样,打好销售时间差,提前上市?”通过咨询有关专家和外出参观学习,马长林决定上冬枣大棚。2005年春,他投资3万多元建起了7个冬枣大棚。经过精心管理,他侍弄的大棚冬枣不但病虫害少,品质好,产量高,还可比露天冬枣提前1个多月上市。当年,这几个大棚的冬枣被济南一位客商以每公斤60~100元的高价订购一空。

  马长林种植大棚冬枣的巨大成功,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第二年,有人请他前去作技术指导,开始建冬枣大棚,截止到今年,他所在的村子已建了26个大棚。在他的带动下,该镇的张王、孟家以及利国乡的部分村新上了100多个冬枣大棚。平时,这些冬枣种植户一遇到技术难题,马长林都及时上门指导。由于大棚冬枣能提前成熟上市,价格比露地冬枣高出一大截,枣农们的收入自然也高了不少,就说今年吧,每亩大棚冬枣纯收入至少1万元。枣农们说:“马长林是我们的财神爷!”可马长林说,“《农村大众》才是财神爷呢!是她带领我们大伙儿致了富。”

  临别时,他告诉记者,“今后,我不光自己要订阅《农村大众》,还要发动乡亲们一块儿订,一块儿学习上面介绍的先进技术,共同发财!”

  本报记者陈建志本报通讯员东芳方明洪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