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通讯:中国人闯荡阿富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9日20:23 新华网

  新华网喀布尔10月19日电(记者余智骁 张海波)“凌晨3点左右,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将我们从睡梦中惊醒。一枚火箭弹落在离我们楼房几十米远的地方,将玻璃震得粉碎,”中铁十四局项目经理李钟华至今仍心有余悸,“如果火箭弹落下的地方离我们房子再近一些,后果不堪设想。”

  在阿富汗闯荡的中国人中,李钟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在阿富汗赢得商机的同

时也承担着相当的风险。

  风险与商机并存

  山东汉子李钟华2004年5月抵达阿富汗。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除了半年一次的回国探亲外,他都呆在阿富汗,主要参与阿东部贾拉拉巴德公路的修建。

  “我来阿富汗后半个月,也就是2004年6月10日凌晨,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野蛮袭击了中铁十四局在阿北部的昆都士工地,造成了11名中国工人死亡,4人重伤。”这就是震惊一时的“6·10”事件。

  “6·10”事件后,中铁十四局在阿营地大力加强了保安措施。据李钟华介绍,他所在的贾拉拉巴德营地长300米,宽200米,里面住着70多名中国工人,雇了200多名当地警察做保安。

  李钟华说:“我们营地建在荒无人烟的野外,不远处是喀布尔河。营地四周是3米多高的围墙,围墙上是锋利的铁丝网。围墙多个角落设有塔楼,保安24小时在塔楼上警戒,墙外是宽和深都达3米的壕沟。”

  白天外出施工作业,中国工人通常六七人一组,一般由七八名扛着火箭筒、提着冲锋枪的保安全程护卫,不敢有丝毫懈怠。李钟华颇有感慨地说,在贾拉拉巴德营地,除了外出施工,平时都呆在营地内,“外出散步也是一种奢侈”。

  李钟华说,除了安全问题,在阿富汗还遇到不少其他困难。如购买牙膏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要到离营地100多公里外的喀布尔;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都得从周边国家进口。目前,中铁十四局在阿富汗有160多名员工,是中国在阿最大公司。

  中国驻阿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孙业红介绍说,除中铁十四局外,其他几家中国大公司在阿总人数约150人。此外,还有一些小规模的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他们办工厂、做生意、开餐馆,总人数为100多人。除大公司工作人员外,中国商人主要集中在喀布尔市。孙业红说,阿富汗百废待兴、工商业落后,但物价不低,如果能够找对项目、协调好各方关系,这里有不少商机。

  “经历是一种收获”

  在喀布尔市阿巴尔汗大街,上海人陈大明在他那舒适、漂亮的中餐馆里向记者说起了自己的商业蓝图:“餐馆第一年赔钱,第二年持平,第三年开始赚钱。”

  50岁的陈大明长得白白净净,说起话来不紧不慢,略带口音的普通话里还不时冒出几个英语单词。去年底,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考察了喀布尔几乎所有外国餐馆,认为在这里开餐馆还是可行的,因为人数众多的联合国工作人员和各国外交官有可能成为稳定的客源。

  半年下来,陈大明的海鲜馆生意比开张时好了些,但仍未见太大起色。他逐渐意识到,这里有很多原来没有考虑到的困难。一是在阿富汗做生意受政局影响比较大,例如5月29日,喀布尔爆发严重骚乱,导致20多人丧生,此后数日喀布尔实行了宵禁。宵禁解除后很长一段时间,联合国机构仍规定其工作人员晚上8点前必须返回住地。这大大影响了餐馆的生意。二是阿政府机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很多经营环节无章可循。

  由于安全原因,在喀布尔的大多数外国餐馆只向外国人开放,而不向普通阿富汗人开放。陈大明的餐馆目前雇了3名当地警察做保安,他们两人一组,手持冲锋枪24小时轮流守卫。餐馆四周是高高的围墙,墙上是锋利的铁丝网。

  “对我而言,生活就是不断去经历,经历是一种收获,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至今仍然单身的陈大明这样说,“正因为想拥有更多经历,同时也因为想干点事情,我选择了来喀布尔尝试和拼搏一番。”(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