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谁在批判,在批判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12:00 光明网
金海燕

  “青岛右派分子XXX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政治阴谋,……实在是个极其阴险、卑鄙的花招。他用这个花招到处煽动,而且为要更有力地传播毒素,就恬不知耻地正式写成文章,登在山东大学的校刊和别的刊物上。”

  这样的批判,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反右斗争中,可说是比比皆是,如果放在“文革”期间,恐怕还会被视为温情脉脉的包庇言论而受到批判,所以,对于我们这些过来人而言

,今天再读到这样的批判文章,虽然可以挖出一点历史的回忆,实在不应该有什么惊奇之感了。然而最近在许志杰先生的《陆侃如与冯沅君》中读到这样的批判文章,仍然让我产生了“大吃一惊”之感,因为这是冯沅君在批判,而批判的对象却正是她相濡以沫、志同道合、心心相印近30年的丈夫陆侃如。

  陆侃如与冯沅君,这是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一直不能分离的两位文学大师,早在他们喜结连理之前,就是思想上、学术上最好的同盟者,1931年,由上海大江书店出版了他们俩合作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中国诗史》,1932年,他们一起考取了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班,1935年双双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并一起回国,期间还出版了他俩合作的第二部学术著作《中国文学史简编》,以后,两人一起辗转于安徽、湖北、广东、四川等地的大学任教,可谓知根知底、知心知肺,心心相印、形影相随的夫妻,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级知识分子,竟然能给另一位戴上“极其阴险、卑鄙”、“恬不知耻”这样的断语。当然,如果因为反右所揭发的材料,真使冯沅君发现了陆侃如“极其阴险、卑鄙”、“恬不知耻”的面目,自然又当别论,但是,无数事实证明,冯沅君不仅根本不相信陆侃如会是这样的人,并且还深深地爱着的丈夫,直到临终之际,还牵着陆侃如的手,喃喃地呼唤着他的名字。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不论是自我批判,还是批判别人,恐怕没有哪个知识分子没有说过违心的话,然而读到冯沅君对陆侃如的批判,仍然让我深深地震惊:作为一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当初说出这样一些违心的“批判”,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恐怕不是我辈所能承受的。若没有外界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足以摧毁精神支柱的巨大压力,相信像冯沅君这样的大师,决不会随风转舵说出如此“批判”。

  我们经常说,“文革”十年是一场浩劫,这场浩劫的开始是批判《海瑞罢官》,其实,如果没有“反右派”的预演,滋生了说违心话之风、养成了作违心批判之习,“文革”初期的郭沫若,恐怕不会说出那一句“自己所有的著作都毫无价值,应当全部烧掉”的话。年轻时总以为那是郭老赶政治浪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作秀”,因此使郭老在我的心目中,大大降低了分量。然而,以自己的生命孕育出来的一个个艺术形象和学术成果,犹如与自己血肉相连的爱人和孩子,岂能一句话就全部扼杀?如今想来,在这一句话里必定包含着深重的痛苦和无奈,过去,我实在是苛责了郭老,误解了郭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