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福建老红军讲述长征四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00:18 东南快报

  70年前的今天(1936年10月20日至22日),中国工农红军在会宁、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面对敌人的堵截和险峻艰苦的环境,红军用367天走了两万五千里路,完成了人类历史一次伟大壮举。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毛泽东对长征意义最有代表性的论述。

  为了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在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以及热心读者的支持和帮助下,从9月7日开始至10月21日,通过当年参加红军长征的老红军的亲身经历,本报用了大量的篇幅,向广大读者讲述了长征途中一个个鲜为人知的生动故事。

  在长征胜利的纪念日,我们联系了福建老红军张力雄,他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向我们总结了长征的四多:“走路多”、“战斗多”、“困难多”、“减员多”。让我们再次认识长征、感受长征。

  

福建老红军讲述长征四多

  走的路多

  我们走的是山路、田埂路、烂泥路和羊肠小道,许多“路”是指导员踩踏出来的

  我们先后走过了14个省、区(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原为四川一部分)、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二万五千里路(实际里程还多些)。

  在行军中,我们走的是山路、田埂路、烂泥路和羊肠小道。许多地方的“路”是指导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踩踏出来的。

  在行军中,我们最忧虑的是战士没有草鞋穿、没有热水烫脚。长途行军中,衣服少点问题还不大,最怕没鞋穿、没热水烫脚,这不仅会影响行军速度,而且会造成非战斗减员。所以,解决鞋和热水问题是当时各级干部和党支部工作重心。

  

  打的仗多

  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红军伤亡很大,许多重伤员被迫含泪留下

  中央红军从中央苏区出发,连续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经过浴血奋战突破重围,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长征中,负伤的同志很多,撤出时,除了轻伤员设法带走外,重伤员只好就地安置。

  当时,我们给每个伤员发放了10块大洋,含着眼泪告诉他们留下的原因。

  许多伤员听后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说:“首长,快走吧!不要管我们了。”还有的含泪拉着我们说:“钱我不要,留给我一枚手榴弹作纪念吧?选”

  离开他们几十米远,我们还可以听到重伤员的痛哭声。那声音简直是在撕裂我们的心啊!时间已过去70多年,但那些惨景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遇到困难多

  红军这种与天斗、与地斗、与敌斗的精神,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和经济上采取了残酷的“围剿”和严密封锁,从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开始,红军的补给就遇到极大困难。

  长征开始后,衣食住行医等各个方面困难就更多了。红军战士不仅缺少斗笠,草鞋、雨衣、油布和衣服等,而且还经常饿着肚子行军打仗。

  特别是过雪山草地,有时连草根、树皮、野菜都找不到吃,只好把一些皮带、皮马鞍刮尽表面的油漆后煮着吃。这种与天斗、与地斗、与敌斗、与饥饿寒冷作斗争的精神,在世界军事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人员减得多

  红一方面军从中央苏区出发时有8万多人,到达陕北后剩下不到1万人

  红一方面军从中央苏区出发时有8万多人,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剩下不到1万人,减少了80%以上。其原因除了频繁的战斗伤亡以外,还有一部分是非战斗减员。如病死、饿死、冻死、摔死和掉队等,特别是在过雪山草地、翻崇山峻岭时,许多同志因饥饿、寒冷、过度疲劳而不幸牺牲。

  感动长征细节

  “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这是我对长征的最初印象。但长征究竟是如何艰苦?对于出生于80年代的我,很难有确实的体会。直到从9月6日,受命采访长征老红军后,我才了解当年红军在长征的艰苦程度。

  “周副主席叫我骑他的马”,“30年后才知战友被敌人杀害”,“主席派人送来大肥鸡”,“两老将军娄山关战役中显英姿”,这些都是红军在长征路上的小细节,但正是这些细节让人感动。

  重走长征路的福建民警董勋,每到一处红军遗迹,都给我传来最新的消息,让我在千里之外感受着长征的艰辛。

  截至今日,本报长征系列报道将告一段落,但红军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令人难忘。

□ 本报记者 容月玲 谢永隆 林风 实习生 柯黎 文/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