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精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18:00 光明网
雷辉

  10月14日,在山东大学参加高校合作与发展论坛的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语出惊人:“两个月后,目前国内最漂亮的高尔夫球练习场将在厦门大学建成投入使用。今年06级厦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球课,其中对管理、法学、经济、软件学院的学生还是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学会打高尔夫球。”朱崇实认为社会资金要特别关注精英教育,政府要对一流大学更多投入。(10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厦大要“通过美丽的校园……优良的设施来实现精英教育”,这样的教育理念好不好呢?我们暂且不论,因为有关大学要不要进行精英教育的争论由来已久,难以给出结论。退一步讲,就算大学应该进行精英教育,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精英。

  大体上讲,精英就是在社会政治权力体系中、在经济资源占有上、在文化资源掌握上具有优势的人。精英本身是永远存在的,本身不具备造成不合理社会秩序的必然性。但是在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精英很容易分化为平民主义的精英与精英主义的精英。前者坚持平民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主张,保有平民主义的生活理念;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则是反其道而行的。

  平民主义的精英不一定得开豪车,住豪宅,穿名牌,时时刻刻过着雍容华贵的生活。温家宝总理,当然是精英,可是他的一件棉衣穿了十年;名列2005年度胡润百富榜第二位的富豪严介和,我想也是精英,可他从没穿过名牌,他说“没必要——我自己是名牌”;更不用说不计其数的学术精英了,他们中的很多至今还蹬着自行车上下班。而以高尔夫课程培养精英,呈现出的教育理念却是培养精英主义的精英,公众的广泛反对声可以证明这一点。

  而精英主义的精英显然不是时代所需的。当下,精英和大众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精英的言论常常让大众愤怒不已,而大众给予精英的也是无尽的谩骂。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无论如何都不是一种好现象,然而其形成原因究竟何在呢?社会学家孙立平的解释是:精英寡头化——精英越来越专横和霸道,越来越有点有恃无恐,越来越不在意别人的感受。我们社会所缺少的,是平易近人、宽容人道的平民主义的精英。

  鉴于此,我想厦大要培养精英大可不必大兴土木,大开高尔夫运动,过于优越的环境,过于不食人间烟火的氛围,即使培养出了精英,也只会是一些高高在上,不问民苦的寡头化精英。又想到那位先哲的话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饿其体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