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努力提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06:34 光明网-光明日报

  社会舆论是指社会一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社会事物所发表的带有倾向性的议论、意见和看法,它对有关事态的发展能产生影响。社会舆论有正向和负向之分。正向社会舆论是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负向的社会舆论是片面、极端、虚妄的与民意相反的意见。社会舆论中正向和负向并存、正确引导和错误引导并存的事实,同社会舆论对巩固政权、稳定社会、促进经济、传承文化的重要性,决定了舆论引导的必要性。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新世纪新阶段,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渠道丰富多样,新型传媒的作用日益凸现。这对于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凝聚人心,增强团结,进一步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内在动力,促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

  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必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将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江泽民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新闻媒体要切实把“高举旗帜,保持一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贯彻到舆论引导工作中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和批评,教育引导干部、群众不断克服和抵制各种错误的东西,保证正确思想舆论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原则,全面协调地引导社会舆论。全面协调地引导社会舆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引导社会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舆论工作应当具备反应灵敏的舆情触角,能了解到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地百姓的所思所想,既能把握住各阶层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又能了解不同阶层对社会现实情况的不同态度、情绪及社会心理,藉此制定相应的舆论调控对策,以引导各阶层成员科学认识国情,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从而尽可能地消除各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善于总揽全局,做到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统一,根据大局的变化发展,及时调整舆论引导的侧重点,维护大局的稳定,促进大局健康发展;要针对阶层的分化和经济利益的差异,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渠道的差异,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机构的整体功能,形成合力;要加快重要传媒建设,不断提高主流舆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新型传媒的监管和引导,实现舆论引导的良性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正确舆论引导的生命线。舆论引导要恪守让事实说话,一字一句要对党和人民负责。要在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到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坚决摒弃贴标签,穿靴戴帽,牵强附会,无限上纲等错误做法。这样才有说服力,也才能提高舆论引导的可信度。

  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引导社会舆论。舆论引导要贴近实际,敢于正面接触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采取积极态度加以引导、疏通,解疑释惑,明理顺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多做促进稳定的工作。舆论引导要贴近生活,反映火热的社会生活,用具体可信、新鲜活泼、亲切感人的事实感染人;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语言使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舆论引导要贴近群众,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做好联系群众的工作。将引导的关注点落在与人民利益直接相关、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上,做到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使我们的工作贴近群众,打动人心,赢得人心,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首先,要改革舆论引导的机制,重视舆情的采集分析、引导协调和预警应对,并注重舆论引导前的分析、引导中的组织、引导后的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其次,要注重舆论引导手段的创新,推动政府与群众的沟通,特别是要反映各阶层成员的正当要求和愿望,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再次,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

  高度重视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已经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的舆论场。为此,我们必须深刻了解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影响的特点,加强对网络、手机短信等的监管,让新型传媒为我所用,使之在加强和改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