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永远的长征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08:04 红网-湖南日报

  70年前的那个10月,经过历时两年的艰苦转战和艰难跋涉,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最终汇聚到西北黄土高原,这标志着举世瞩目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作为历史事件,长征已经远去;但作为精神,长征仍将继续闪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进程中。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本报理论版今天刊发阐释长征精神的几篇专稿,以飨读者。———编者

  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旗帜

  雷国珍

  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在长征精神中犹如一面旗帜,激励红军将士奋勇向前。在长征途中,共同理想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到抗日前线去,担负起抗日救亡的历史重任;坚定信念就是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在英雄史诗般的伟大长征中,上至中央最高领导人,下至普通士兵,面临着各种严峻的考验。他们依靠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迎接考验,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首先,面临革命前途的考验。中国革命是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尤其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当作建立蒋家王朝的最大障碍,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为此先后动用数百万军队,发动多次反革命“围剿”。特别是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中,蒋介石在外国顾问的帮助下,采取堡垒战略,步步逼近我中央根据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蒋介石又设置了四条封锁线,企图消灭无后方作战的红军。红军处在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处在最危险的时刻!中国革命面临着生死攸关的考验!面对这种考验,红军将士始终相信一定能战胜困难,红军一定能走出困境。

  其次,面临党内危机的考验。所谓党内危机,主要是指三个方面:一是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给党内造成的危机,这种危机不仅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且还导致了红军长征初期的失利。二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及其核心在形成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这种挑战包括战略策略、权威等方面。三是来自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挑战。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多,企图成为党的领袖;后来又另立中央,给党的团结造成极大的危害。面对诸多党内危机,党和红军作出了正确的选择,通过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选择了毛泽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全党从维护团结的最高愿望出发,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

  再次,面临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说到长征中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有来自敌人的困难,也有来自大自然的困难。红军官兵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革命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来自敌人和自然界的困难,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最后,面临个人生与死的考验。长征途中无数将士英勇牺牲,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敌人追阻围截,大量的红军将士倒在枪林弹雨中;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许多红军将士死于雪山草地;三是红军将士日夜转战,积劳成疾,在饥寒交迫中牺牲。不管哪一种原因,红军将士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靠什么战胜各种考验?就是理想与信念的力量支撑着红军将士。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这是对我们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长征组歌》中“革命理想高于天”是每个红军战士的心声。红军将士就是靠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战胜各种考验。

  随着党的历史方位发生深刻变化,当代共产党人所面临的考验与当年红军将士所面临的考验发生了质的变化。作为执政党,要面临执政的考验;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和干部,要面临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作为与资本主义社会同处一个世界的社会主义中国,要面临社会主义是不是优越于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是否必须代替资本主义的考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坚定的理想与信念仍然是引导我们胜利前进的旗帜。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湖南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实事求是是长征精神的精髓

  霍修勇

  坚持实事求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是长征精神的精髓所在。红军长征途中,处处闪耀着实事求是的光芒。

  实事求是地做出长征决策。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寻求一条求生存、求发展、求胜利的中国革命之路做出的重大决策。1934年8月,一个十分严酷的现实摆在中共中央面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受重大挫折,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是继续坚持防守巩固根据地,还是另谋新出路,成为党和红军的艰难抉择。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红军的生死存亡、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和实施抗日救国三大任务结合起来,毅然做出长征的决定。尽管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并没有从实事求是的高度来认识长征决策的正确性,但不能否认这一决策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实事求是地调整行军路线。众所周知,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并不是事先的计划和安排,而是经过一次次调整行军路线、不断做出新的判断和选择的结果。为实现北上抗日的总方针,中共中央根据战斗情况、地理环境、社会条件、全国总形势以及敌我力量对比等情况的发展变化,一步一步修改具体行动路线。最初,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等打算带领红军从南线突破粤军封锁,沿赣、粤、湘、桂边境赶赴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建立湘西根据地。蒋介石发现了这一意图,遂调集重兵设置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中,红军损失过半,为摆脱困境,中共中央放弃了既定路线。攻占黎平后准备在川黔边建立新苏区,而后北渡长江打算将川西作为落脚点,未久四渡赤水争取在云贵川建立根据地,随之又曾将川陕甘作为重点,最后才形成了以陕北作为中央和红军根据地的思想,并最终得以实现。

  实事求是地召开遵义会议。长征初期的失利,引发了全党的反思,中央领导层也意识到了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实行新的策略,遵义会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典范。自主解决重大问题体现了实事求是。遵义会议的筹划、组织、决议都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完成的,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牢牢抓住最主要矛盾体现了实事求是。遵义会议避开敏感的政治路线问题,紧紧围绕军事和组织问题展开辩论,始终坚持科学分析红军失利的原因,公正推举新的军事领导者,有效避免了分歧的进一步扩大;勇于承担责任修正错误体现了实事求是。周恩来在军事补充报告中主动承担军事指挥失误的责任,张闻天、王稼祥表现出了坚定的党性原则,勇于自我否定,坚决摒弃了错误思想,接受并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

  实事求是选择战略战术。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地变换战略战术,实行大范围机动作战和运动战,采取声东击西,忽南忽北,避实就虚,停停打打,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人的重兵之间,创造了四渡赤水河,威逼贵阳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血战独树镇等一个个奇迹,最终粉碎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地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此间,每一个战略方向的重大抉择,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精确论证,每一套战略战术的科学实施,每一次战役战斗的巨大胜利,无不凝结着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智慧结晶。

  总之,长征的历史充分证明:它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我们惟一正确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不仅是长征胜利的保证,还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作者系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授)

  大局意识是长征精神的灵魂

  许顺富

  红军长征谱写了党和红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伟大精神。这一精神化解了矛盾,使军民团结如一人,构筑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长城,成为了长征精神的灵魂。这种精神,不仅在高级将领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而且在普通战士身上也绽放光芒。

  长征出发前,红军将士面临着是跟着大部队长征,还是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的选择问题。红军长征是在非常秘密的情况下开始准备的,没有也不可能征求大家的意见,是走是留,全由上级部门决定。上级部门一经决定,红军将士不管满意或不满意,都是无条件地服从。陈毅、项英、瞿秋白、何叔衡、毛泽覃等人明知红军主力转移,国民党会疯狂报复,但在组织决定以后,毅然担负起继续留守根据地坚持斗争的艰巨使命,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牵制敌人、配合主力红军长征的任务,许多同志为此而壮烈牺牲。

  长征出发后,红军将士又面临着是走在前面开路,还是在后面担负掩护的选择。在这个问题上,红军将士又充分展现出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无论是在前面开路,还是在后面掩护,全军将士都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最危险的任务留给自己。担任长征前卫开路的红三军团第五师,为抢占红军渡过湘江的战略要地,在新圩同敌人的7个团展开殊死血战,全师伤亡2000多人,达全师兵力的一半以上。担负全军总后卫的红34师,在阻击国民党追兵中,大部分阵亡,师长陈树湘也以身殉国。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书写了牺牲自己、保全战友的壮丽诗篇,体现了顾全大局的崇高品格。

  长征的胜利是党和红军严守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从全局利益出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纪律,真正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懋功会师时,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第三十七团刚翻过雪山到达镇口,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他们原路返回盐井坪,为会师部队担任警戒。该团没有任何怨言,忍着饥饿、寒冷和极度疲劳,重翻夹金山,到达指定地点。长征中,红军将士还自觉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群众纪律,得到了沿途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

  长征的胜利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的产物。长征途中,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克服了王明的“左”倾宗派主义的干扰,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图谋,全党全军和军民之间实现了革命大团结。在同强大的敌人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的殊死搏斗中,各路红军互相支援,密切配合;红军将士政治上同心同德,生活上互相帮助,战斗中奋勇争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团结战斗的光辉篇章。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是长征精神的灵魂。她弘扬了正气,排除了私心,搁置了争议,凝聚了人心,处处闪现出革命集体主义的光辉,使红军成为了一个无坚不摧的战斗集体。长征胜利告诉我们: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是我们夺取胜利的重要保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更要大力弘扬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长征精神,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顾大局、利整体、想他人,为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作者系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授)

  勇于牺牲是长征精神的特征

  刘华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浩气长存的长征精神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是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红军长征的历史,既是同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的历史,也是同险恶的自然环境艰苦奋斗的历史。红军长征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那时,“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记录了一些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数字:中央红军在368天的长征中,进行了300多次战斗,几乎每天一次遭遇战;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打败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中央军的围追堵截,征服了雪山、草地等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什么力量让红军如此虎虎生威,所向披靡?是敢于压倒一切敌人、敢于战胜一切困难、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凭着这股精神,红四团与国民党军争时间、抢速度,创造了一天飞奔240里的奇迹;凭着这股精神,十七勇士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强渡大渡河,控制了对岸渡口,巩固了滩头阵地,开辟了渡河通道;凭着这股精神,由22名英雄组成的“夺桥突击队”攀踏泸定桥铁索向对岸冲击,夺取桥头堡,使蒋介石要朱毛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计划彻底破产;凭着这股精神,红军将士“偏要走敌人认为不敢走的道路”,爬雪山,过草地,一次次打乱敌人的战略部署;凭着这股精神,负责垫后的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被俘后毅然用双手绞断自己的肠子,英勇牺牲;凭着这股精神,红军冲破了敌人一道道封锁线,越过了一道道艰难险阻,赢得了北上抗日的伟大胜利。

  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是党领导我们进行的新的长征。新长征面临的情况更复杂,路程更长远,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更需要弘扬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长征精神。就湖南来说,这一任务更加艰巨。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譬如,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差距较大,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与全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能不能发挥后发优势,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实现中部崛起?除了必要的政治经济条件之外,还要看我们的精神状态,看有没有一种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奋斗精神。只有发扬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长征精神,才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中,创造新的业绩,书写新的辉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红军不怕困难、勇于牺牲的长征精神,就要像红军那样,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对于湖南来说,特别要保持这么“四劲”。一是要有一股闯劲,要发扬湖南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冒风险,看准了的就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显身手。二是要有一股创劲,敢于创造,勤于创造,善于创造,既要勇敢地否定自我,又要不断地超越前人,善于学习和吸收一切先进的经验,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三是要有一股拼劲,要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决不言败的志气,敢打硬仗的决心,务求必胜的信心,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来,努力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四是要有一股韧劲。要发扬湖南人的霸蛮精神,困难面前不低头,挫折面前不停步,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只有这样,才能干出无愧于红军长征精神的丰功伟业,完成我们新的长征。

  (作者系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授)

  心系人民是长征精神的核心

  杨正辉

  长征,是一个说不完的历史话题,一座挖不尽的精神富矿。几支万人上下、装备简陋的部队,为什么能够突破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雪山沼泽的重重阻隔,超越饥寒伤病的生存极限,最终实现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毛泽东说,红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神奇力量来自于人民。他指出,“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的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

  红军长征,是在无后方依托、流动作战和非常险恶的条件下进行的。党和红军从来没有忘记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红军战略转移方向的多次调整和党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的确定,充分表明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党和红军赢得人民支持、最终夺取胜利的根本原因。长征途中,尽管条件异常艰难困苦,但红军官兵都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各项纪律,不进民宅,不违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并且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因而得到了各民族同胞的衷心爱戴和支持。长征胜利的历史证明:心系人民,与群众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这是党领导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法宝,也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所在。

  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它脱离了人民就无法生存,红军进行长征也是如此,没有兵员,没有粮食,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任何精神力量都难以发挥。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都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帮助解决的。红军强渡大渡河时,不仅要冒着敌人的炮火,还要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险滩。要强渡过河,必须找到熟练的船工。经过做工作,十几名船工来了。战斗打响了,老乡们冒着枪林弹雨,一桨连一桨地拼命划着。船到河中向下滑出几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临船毁人亡的危急关头,四名船工跳进滚滚的急流里,用背顶着船,船上的船工尽力用竹篙撑着,经过惊心动魄的搏斗,终于脱离了险境,把红军勇士们送到对岸。在红军面临茫茫草地的时候,当地一位六十多岁的藏族通司不畏艰险,带领红军在草地行军四天四夜,终于开辟了一条可以让红军大部队通过的生命线。

  人民是革命的母亲。一组数字催人泪下:整个长征过程中,红军各部队共筹集了上万吨粮食,补充了约2万人的兵员。仅中央苏区所在地———瑞金而言,当时只有23万人口的瑞金,就有5万多人参加了红军和地方斗争,有3.5万人参加了长征,其中1.08万人牺牲在长征途中,这意味着平均每一公里长征路上,就长眠着一位瑞金籍烈士!这说明,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

  一部长征史,就是红军官兵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的奋斗史。因为心系人民群众,红军战士宁可自己吃苦,也不去骚扰百姓,甚至在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还千方百计地去关心、支持和帮助百姓。在长征路上,不知有多少红军战士因饥饿而倒下也不去拿群众一粒粮,因冻死而倒下也不去拿群众一根纱。正是这种伟大的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着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长征的胜利,是红军的胜利,也是人民的胜利。没有人民的支持,就没有长征的胜利。革命战争年代,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我党我军的最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最大的政治优势依然是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大的危险则是脱离人民群众。这是我们必须时刻铭记的。 (作者系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