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听我说说民国老宅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09:22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记者朱波

  【金陵晚报报道】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时代的缩影。鼓楼区的一座座民国建筑,就像一部部无言的书、有形的画、哲理的诗、兴衰的歌,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沧桑往事。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启迪和宝贵的财富。那么,鼓楼区的民国建筑都有哪些故事呢?

  穿着民国时期的旗袍秀一场《别样年华》;用老南京的白话讲一段民国金陵名医张简斋的趣事;用评书说一段于右任买房轶事,还有诗朗诵“南京新德勒”拉贝无私救人义举……

  20日晚,鼓楼区的原民国最高法院旧址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民国老宅话沧桑——故事表演会”在露天举行着。没有华丽的舞台背景和灯光音响,表演就着路灯和爬满青苔的老建筑进行;也没有什么门票和座席,观众们都坐在小板凳上观看。整场表演在著名报人、主持人吴晓平南京大白话妙趣横生的主持下,显得精彩十足。

  这场别开生面的晚会,是由鼓楼区文化局和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创意策划的。这一台节目无论表现形式、内容甚至所说的故事本身,都是围绕鼓楼区的“民国建筑”这一资源进行的。像配乐诗朗诵《南京好人》中提到的拉贝故居,就是鼓楼区小粉桥1号建筑;而孙中山特型演员关于三民主义的一段精彩表演,也是发生在湖南路10号——原国民党中央党部旧址的老建筑中的真实历史场景。甚至于故事表演会的选址,也放在了原民国最高法院旧址——中山北路101号大院举行。

  组织者告诉记者,之所以组织这么一台晚会,主要是利用丰富的民国建筑资源,为鼓楼区的文化特色旅游作一次宣传和普及。

  湖南路10号见证共和时代的开始

  湖南路10号,是原国民党中央党部旧址,始建于1909年,它见证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先生就是在此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从而宣告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的彻底结束。也是在这里,中山先生说出了以下著名的一段话:我这次从海外归来,报纸上说我带有巨款,其实我是不名一文,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精神……

  广州路小粉桥1号这里的故事感动世界

  广州路小粉桥1号当年的主人是德国人拉贝,他被称作“南京好人”、“中国辛德勒”。

  拉贝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31年11月出任德国西门子南京分公司经理。1937年8月,日军开始对南京狂轰滥炸,拉贝和一些西方人设立了一个安全区,他被推为安全区主席。安全区内设有25个难民收容所,聚集了近30万难民;他还把他租住的院子设为“西门子”难民收容所,收留了600多个附近的居民;他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记录了日军暴行的500多个惨案。后来,中国政府授予拉贝带有玉石勋章的蓝、白、红三色项链。

  宁夏路2号历尽沧桑盼游子返故乡

  宁夏路2号是于右任老先生的旧居,这是于老先生,以大约相当于今天120元的廉价巧得的公馆。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病逝于台北。其亲属在一个铁箱中发现于右任早在1962年1月写的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我百年之后,愿葬在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另一张上写着:“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颐和路公馆区百年风云弹指一挥间

  鼓楼区曾被誉为“民国官府区”、“使馆区”、“近现代建筑样板区”。颐和路一带的“公馆区”,建有花园洋房9265幢,宫殿式官邸25幢。花园洋房每户平均占地400平方米,室内水电卫生冷暖设施齐全。至今保存完好的约有二百多幢。民国时期的达宫贵人大多住在这里。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