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旨在欺诈的“假离婚”渐成社会公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2日18:00 光明网
姜文兆

  以欺诈为主旨的“策略式”假离婚正被越来越多的缺德无良者所仿效,并且已逐步蔓延为一种社会公害。他们或者分散零星地、或者批量集中地通过“假离婚”来调戏法律政策、欺骗企业和国家,演绎和彰显着自身的丑陋与无耻。这些人虽然名义上已经离婚、但实际上并未分开而仍然住在一起。待逃避债务或骗岗骗钱等散逸着秽气的私欲实现后再复婚。据《长江日报》(10月16日)报道,湖北省今年前九个月的执行积案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因为被执行人用“假离婚”转移了财产而无法执结。为着保住或占有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

置公理、良知、道义、法律和羞耻于不顾,不惜用自身声誉和形象为代价而热衷于“假离婚”,雄辩地证明了当今社会的道德沦丧、诚信湮灭和人性堕落之剧烈。对于“假离婚”这种污染人们心灵、毒化社会风气,亵渎婚姻道德、破坏社会和谐的公然欺诈必须予以有效治理,不能再任其泛滥和流毒。

  现在的离婚虽非见不得人之事,却也绝非光鲜荣耀之举,它毕竟属于感情创伤和家庭破裂之类。特别是离婚之后给夫妻、子女、亲友造成的心理伤害、家庭动荡、人际障碍等困扰,使很多人对“离婚”依然持负面认识。即使矛盾较大较久,非万不得已也决不轻言分手。而夫妻感情融洽家庭和睦的,更不会冒着社会和舆论压力,以及名声损害等去搞假离婚真骗钱。然而现在为转移财产、为骗岗骗钱而兴高采烈去办假离婚并设宴庆贺的大有人在,如中原油田部分职工(以离婚骗岗),长春市某镇部分村民(以离婚骗补偿款),丹东市某镇部分教师(以离婚骗岗)。此等为私欲而大行欺骗之道,把自己名声弃之如敝屐的假离婚行为,折射着当事者的价值观劣化和人性堕落。

  古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合法诚实的劳动获得生活资料提高生活质量,自然无可非议。但是用欺骗手段达此目的就不道德了。有的单位所以照顾“半边户”优先就业,是因岗位有限而采取的对弱势群体的一种保护。结果许多“完整”家庭也通过假离婚使夫妻分别成了“半边户”,待全部上岗后再复婚或者干脆就根本没离婚。对于这种极端自私自利、罔顾道德和诚信的“逃债”、“骗岗”、“骗钱”之假离婚行为,有些“时评家”非但不批评反而全力支持,说什么“假离婚是因为生存压力所迫”。那么当今社会里谁不面临着生存压力?有几个成年人能无忧无虑地悠哉游哉?但是较之夫妻齐全的家庭,离婚者和抚养孩子的“半边户”家庭无疑要承受着更大的生存压力,在就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照顾一下他们并不过分。无论在道义还是良知上都说得过去。结果却遭到“假离婚”的真夫妻们大肆“抢夺”,你们的同情心和济困助弱心哪里去了?

  那些为自己导演“假离婚”丑剧获利而窃喜者,其实也可能弄假成真地演变为悲剧。有的男人或女人在拿到法院离婚证以后,并没有按照事前双方的约定再复婚,而是背弃当初的口头协议真的就从此分道扬镳,搞的另一方哑子吃黄莲有苦难言,后悔莫及。也算是害人害己吧!《长江日报》披露,刘女士和于先生已结婚20多年,为能多得到单位集资建房份额,在去年10月两人约定假离婚。在各自得到份额之后于先生移情别恋,刘女士复婚梦灭自吞苦果。商人张某为逃债与妻子假离婚。半年后张某要按事前谋划复婚却遭女方拒绝,落得人财两空。

  无论对于夫妻、子女和亲友,离婚都是一个比较艰难的抉择,不可能像换一件衣服那样随意。因而人们对离婚一般都比较慎重。可是有些人为着赖帐、上岗或一点点钱财,动辄便笑哈哈喜洋洋轻飘飘地搞假离婚,而且深为自己的“聪明智慧”而得意。“假离婚”真的成了他们的一件马甲或道具,随时可以穿戴起来去骗人骗钱,早就将“八荣八耻”扔到九天云外,标志其诚信和人格的彻底破产。“假离婚”骗人牟利的与日俱增并成为社会公害,表明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的急剧下滑,势必成为各种欺诈和罪恶滋生的渊薮,这对国家、民族和社会都是一个严峻的警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