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德国商店为何不把顾客当“上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10:12 四川新闻网

  近日,杭州市拱墅区总工会与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联合对来自安徽、江西等十多个省从事建筑业、制造业、销售服务业的一线职工的健康情况作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接受免费体检的427名一线职工,99%因超8小时强体力劳动,患有不同疾病。一线职工的心理疾病处于高发期。(《现代金报》10月21日)

  “99%”或许真的令人难以置信,但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却令人忧心。笔者常思考这

样一个问题: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推进,更多的人会从具体生产中解放了出来。这意味原本同量的具体劳动,劳动价值“含金量”大大提高,创造财富大大增多,生活工作条件、享受到的福利都应该同比增多。可是为什么现在,经济快速发展,财富急剧增加,但距离一线越近的职工,待遇、福利反而没有同步增长?

  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收入制度、利益分配结构出了问题。

  曾几何时,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自发理性充满信任,相信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市场大局中无处不在,来实现社会资源与社会利益的最佳分配。从最初市场培育来看,这只“手”的解放,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当市场经济初建架构之后,其弊端也越来越多地显现。

  同事近日出差去德国,归后提出一个奇怪问题:在多特蒙德市,由于公务安排,他们每天都要下午五、六点钟结束工作,才有闲暇逛商店,但他们每次都难如愿。因为只要一到6点,哪怕店内挤满顾客,店员也要礼貌告知:下班了,送客。到周末多数商家根本就不开门。该先生不解:“市场经济不是说顾客是上帝吗?不是赚钱就是道理吗?他们怎么能够撵上帝出门?”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成熟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劳资关系——顾客是上帝,而店员也是上帝!

  多开一会儿门,顾客满意了,老板收益了,店员利益却要被损害了。周末也一样,开门时间长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自然无法保障。而这是不被法律与常理所允许的。这个例子只是缩影,其实可以运用到所有行业。显然,劳动者这种权益,光靠正常的所谓市场理性是做不到的——资本家的最大理性,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获得最大利润。因此,必须要有外在的强制力量,来充分保护这份权益,这个力量就是政府。钱颖一先生在《市场与法治》一文中提出过“好的市场经济”与“坏的市场经济”的说法。窃以为,过重看中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轻视生产者的个人权益,令最基本的权益都没有保障,无异于往“坏的市场经济”的路上行进。

  要建立好的市场经济,必须通过法律传播一种社会共识、培育一种文化:在健全的市场机制里面,天然包含了劳动者的“上帝”角色;而企业家只顾追求利润单方面提升,利用资方优势,不愿意实现一线工人的利益与企业收益的同步增长,是一件缺乏社会公德的可耻事情。

  (毕诗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