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先得解放“学奴”,方有人才辈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11:16 信息时报

  据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透露,国家正在酝酿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院校中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制度,希望借此吸引优秀的贫困大学生未来从事教育工作,为未来的骨干教师培养储备资源。准备接受免费生政策的学生要与学校签订有关协议,协议将对其未来就业进行约束。

  在大学高收费成为普遍现象的今天,一则“重新免费”的新闻兀然出现在新闻纸上

,大家像看珍稀动物一样看着它,一股味道从身体器官里分泌出来,味蕾告诉我们:那是苦的。是的,只有苦涩。

  六所部属师范院校重新免费,是拟作为“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举措来推出的,这说明在当下的高收费模式下,优秀的学生已经不再愿意从事教师行业了,这才需要推出免收学费的优惠措施来吸引优秀的贫困学子。反过来说,普遍收费并且高收费的政策,实际已经造成了师资队伍水平一定程度上的下降。

  在高收费模式下,优秀学生为什么不愿意报考师范院校呢?因为大家都必须做“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学费那么高,家庭为自己上大学付出那么多,有些还欠下一屁股债,学生们只能放弃自己的兴趣,积极投身那些“来钱”的专业。可以说,在高收费模式下,学生们都成了“学奴”,“指导”他们选择院校和专业的风向标,往往不是自己的志向,而是工作的“钱途”。对贫困学子尤其如此。

  现在,教育部拟推出“部属师范重新免费”,使得“学奴”的形象更鲜明地显现出来。这很难不让人想起有关人士“上大学如同逛商店买衣服”的高论:有钱的你就继续读你“有钱途”的学校和专业(买好衣服),没钱的你就来读“没钱途”的师范吧(买差衣服)。实际上,这不是一种救济的矫正,而恰恰是一种残忍的扭曲:先以普遍高收费封锁退路,然后挖开一个“免费”的口子,诱引优秀而贫穷的孩子鱼贯而入。在穷人的孩子以牺牲志向为前提享受免费待遇时,富人的孩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报考热门专业的竞争压力——让“优秀”在金钱面前分道扬镳,这不是教育公平;让每个学生都无须考虑金钱因素而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才是真公平。

  如果优秀的贫困大学生从事教育工作不是基于兴趣和志向,而仅仅是当初没钱上自己喜欢的专业,现在又受限于与学校签订的协议,其实根本无助于“提高师资队伍水平”。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因为金钱的缘故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怎么会尽心尽力认真干好呢?强扭的瓜不会甜,“学奴”也难成真正的名师。

  这个意义上,大学高收费实际只是在培养“学奴”,而不是人才。只有当学子们都不必考虑金钱因素,只需纯粹从兴趣和志向出发选择专业,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其中当然也包括优秀的教师。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必须解放“学奴”,比如:降低大学学费,而且不是单独降低某一个专业,而是全范围的普遍降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