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种呼声:中小学恢复书法教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6日15:31 金羊网-羊城晚报

  恢复开设毛笔书法课,目的不是培养书法家而是国民教育文化传承

  文/本报记者张演钦

  今年3月,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在青少年中恢复书法教学,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得以传承与振兴。

  半年过去。日前广东省教育厅体育和艺术科副主任周凤甫正式把相关的计划提交给了教育厅审议。

  “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书法家,而是国民教育、文化传承。”陈绍基建议,各级教育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中小学恢复开设毛笔书法课。原则上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课,不搞一刀切。

  书法开课,成了社会普遍而急切的呼声。

  

一种呼声:中小学恢复书法教学

  上图:千名学生赛书法。本报记者阙道华/摄

  普及:打造广东特色教学和文化品牌

  用现代理念弘扬传统文化

  周凤甫说,经调研,这个教学体系应该有三个层次:把书法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面向所有学生,作为学生必要的一种素质教育;让书法成为一些学校的特色教学项目;重点培养一些好苗子。前几天周凤甫碰到了中国书协副主席、广东书协主席陈永正先生,陈永正说,解放后各种青少年书法比赛的获奖者几乎没有一个在书法方面成才的。必须反思我们的培养理念。

  把书法作为课程的依据有二,一是教育部颁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分为三级:国家的地方的和学校的。现在在广东范围内开设这一课程,合理合法。再一个,就是广东的教育发展规划,周凤甫希望通过书法教学的开展,打造广东特色的教学和文化品牌,弘扬传统文化。

  周凤甫强调把书法作为一门课程,是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并非专业教育。“书法具有深厚而鲜明的人文性。”除了可以继承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书法修身养性。

  理想的教学模式是一对一,把社会资源组织起来,如把书协、画院的书法人才调动起来,直接带学生或教学老师。至于长效机制,周凤甫介绍说,要保证师资的培养、培训,教材的编撰,在社会上推动机制性书法活动等等。“我也强调出人才,但我更看重的是把书法练习当作素质教育来看待。”周凤甫说,不是搞教育的人未必明白,现在一说出人才就大搞应试教育,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书法家,而是国民教育、文化传承。

  周凤甫认为书法是一个把手,可以开启传统文化的学习之门。但一定要通过现代的理念、观念去认识书法、学习书法。

  在广东地区,不乏有这样的例子。如广州西关培正小学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把书法列为学生必修课;而且还引导学生诵读、抄写“孝道”名言。校方称,这些教学举措在于引导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也得到家长的一致欢迎,家长普遍反映:子女变得更为乖巧孝顺,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有所提高,写作文时懂得引经据典,思想品德和谈吐气质方面也有所改变。

  知名文化人陈侗让自己的孩子学习小提琴和书法,而不是钢琴和绘画。他说:我是想通过书法来帮助小孩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学习书法就是学习做人。“学绘画容易培养现实主义者,学书法更容易培养观念性的东西。”

  提高:书法是一种“文化形态”学习

  关山月:美院各专业都应开书法课

  9月19日,广州美术学院10名研究生的书画作品展在广州美院美术馆开幕。

  广州美术学院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王见说,书法的教学与研究可以说在广州美术学院基本上没有基础,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是,广州美院的中国画教学主要是岭南画派的特征。而岭南画派在成形的时候,其主要特征是借鉴西法的写生,强调对形态的描绘。但传统的中国画则比较强调笔墨书写的表现力和笔墨线条的独立审美价值,写意画尤甚。因此,广州美术学院的中国画教学重描绘、轻书写,对与书写性直接相关的书法要求一直比较忽视。1992年王见在美院办个人书画展时,关山月先生曾对他说,广州美院的各系各专业都应该开书法课!

  近些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式微,促使全国一些大学和全国一些重要的美术学院都开始重视对中国书法的研究。广美自不例外,为了先打好书法教学的基础,成立了书法篆刻研究室,尽管研究室的教师只有1名。如果从学院教学科研的规模上看,这实在太小,王见称为“极端的弱势群体”。但学院仍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招生人数上也有适当的倾斜。学院书记说:“这些年,我们有了大楼,但我们更需要大师!”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这个展览。同时,“我们也是自己给自己打气,自己给自己壮胆,办展览,造氛围,抓学习,促研究。”

  研究室的学术主张是重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的传统。主张坚持书法的文化性和限定性,不赞成或者反对无限外延。当然,也不忽略传统书法在当今社会应当具有的现代性。“笔墨当随时代”———“与时俱进”,但力避中国书坛“流行书风”的影响。如果再比较具体地讲,就是提倡溯源的学习,主张对唐以前多种书体的研习和体会,不简单地沿袭“二王”,但强调掌握“二王”书法系统中高超的技巧。

  王见认为,学习中国书法,不能单一地就书法学书法(就像乒乓球运动员也有跑步、举重等体能训练一样)。这是因为由书法的特征所决定。历史上凡书有大成者,非大政治家、大学者不可。苏东坡、毛泽东、于右任莫不如此。故学问见识是书法学习的重要底蕴和基本支撑。其次是画画,所谓“书画同源”,书与画同时学习能互相掺透,使学习互动提高。历史上中国画大家无一不是在书法上下过大功夫或小有成就。所以,在教学中对中国画的研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故在此展览中,学生也必须展出自己的画作。

  因此,王见认为书法专业的研习绝对不能以单一造型艺术的观点对付,须从绘画、文史等比较全方位的意义上入手,才能获得较为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认识到书法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文化形态”的学习。

  王见说,中国书法的文化遗存是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如果每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能力、感受去理解和研习书法,就能构成书法艺术的丰富多彩。展览说明了这些同学正在这样做。“相信他们将是广东书法乃至中国书法发展中的未来。”

  开幕式当天,记者见到了这样令人感慨的一面:一对80多岁的日本夫妇,来美院进修书法两年,妻子的发言说:通过中国古人精妙绝伦的书法,他们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伟大、中国历史的伟大!

  (观宇/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