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复旦,有这样一批“山区教师”(特别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01:39 人民网-华东新闻

  

复旦,有这样一批“山区教师”(特别报道)
复旦,有这样一批“山区教师”(特别报道)
又一批复旦支教志愿者踏上西去的列车。他们在点燃西部孩子们读书的希望之火的同时,自己也经历了一次心灵之旅。 照片由复旦团委提供他们,是一群生活在中国最贫穷地区的山里娃,求学之艰辛,出乎一般人的想象;

  他们,是一群求学在中国最发达地区名牌高校里的天之骄子,除了旅游,几乎足不出“城”;

  当两个“他们”相遇,点燃的,却是彼此心中的希望之火、理想之火

  10月的一个下午,复旦大学一间普通教室内,一群大四学生正认真上课。他们记下的,是有关黄土高原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诸多细节。

  他们是复旦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队队员。此刻,正在接受志愿精神、支教知识、教学技能、团队合作等近10个月的培训。明年8月,他们将赴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支教。

  这是一群激扬着青春、个性,肩负着责任、理想的“山区教师”志愿者。

  “身为志愿者,我感到自豪——幸福的感觉也就是这样吧”

  9年前,“西部志愿者”刚在复旦招募时,只有十几人报名,入选仅5位。现在,每年10月支教队报名,成为最受关注的“事件”。刚结束的第九届支教队队员选拔,15个名额,200多人报名

  听说入选新一届支教队员,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强舸抑制不住兴奋:“我准备了3年,等的就是这一刻!”

  强舸出生在陕西。记忆中的家乡,是漫天风沙和满坡黄土。当他考进复旦,以为从此离开了黄土高坡,但一次讲座改变了他,那正是有关复旦西部志愿者的。画面上是他既爱又恨的苍茫黄土地,其间志愿者的身影让他感动不已。

  那群身影中,有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6年中先后两次赴西部地区并远赴非洲支教的冯艾,还有潘惜唇、解帆、戴浩然、李佳美等一批学长。他们的支教经历,他们激荡的青春誓语,甚至连那些“传奇”般的艰辛故事,在强舸看来,都那么令人热血沸腾。

  于是,一心向“东”的强舸,深情地把目光投回西部。当一名西部志愿者,成为他的梦想。

  3年中,强舸出现在很多志愿者活动中:他4次去了大别山区支教。今年秋天一开学,终于有了“资格”的强舸,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复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队面试。当他别上“青年志愿者”徽章时,感到收获了一种特别的目光。“那一刻,身为志愿者,我感到自豪——幸福的感觉也就是这样吧!”

  8月底刚到贵州息烽支教的新闻系研究生杨朕宇,与西部本没有任何“情结”。生长在上海,一路保送进名校,作为交换生出国留学,成绩优秀,获奖连连……但他说,志愿服务在复旦有光荣传统,应该通过艰苦环境的磨砺,来丰富人生体验,进一步了解国情。当然,选择到贵州息烽县,也有另一种缘分——“复旦新闻系是全国最早的新闻系,创始人谢六逸先生是贵阳人。作为新闻系晚辈,能够到先生的故乡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做一点力所能及之事,义不容辞。”

  成为西部支教者,在复旦是一件荣誉而幸福的事,且成了复旦人的一种新“时尚”。

  “在异常贫瘠的大山里,也许缺了很多,却一定拥有希望”

  8年来,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共有76名同学主动前往西部。他们中90%是独生子女,56%是女生,72%出生在上海、北京、广州、杭州、青岛等大城市,67%来自东部,党员占23,平均成绩都达到学校直升研究生标准

  这样一批“天之骄子”踏上西部贫瘠的土地,改变着当地,也不知不觉改变着自己。

  高天,文静瘦弱的上海女孩,支教一年,她尝试了多项“第一”:第一次生起“烽火连天”的炉子;第一次从井里挑水;第一次体会“蛋(弹)尽粮绝”,一个星期只有两棵大白菜、半个萝卜、几只辣椒、六个鸡蛋和一大口袋土豆……

  在宁夏,高天担任两个高三理科班的语文教学,课程排得满满的。虽然有思想准备,可学生基础之差,还是大大出乎想象。高三的学生,一篇800字的作文,能找出35个不同的错别字;写作文举例,翻来覆去就是“雷锋牛顿爱迪生,李白铁杵磨成针”。一次测验,默写古诗“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全班75个人有15个人写成“高堂明镜白悲发”,写错一个,跟着抄错一串。她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这就是我教书的结果?

  一件小事,改变了高天。去年10月底的一个夜晚,睡不着的她,忽然看见外面隐隐有光亮。掀开窗帘,透过结着冰花的玻璃,她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似乎是个小女孩,正点着蜡烛看书。那是凌晨3时,室外气温零下10摄氏度左右。这团烛火,深深地烧进高天的心里:在异常贫瘠的大山里,学生们可以衣着单薄,10人挤在3张单人床上,可以一天只吃两顿饭、一口凉水一口馍,他们也许缺了很多,却一定拥有希望。而自己,以及更多的志愿者,或许能让这点微弱的希望之火越点越亮

  高天还有一个“收获”:支教当地,对女孩不重视。统计人口时,女孩常常不算或只计半个。看到了高天,女孩能念大学,还能学到了不起的本领,当地人惊异了!渐渐地,上学的女孩开始增多——这是高天支教一年“最大的成就感”。

  除了完成教学本职工作,复旦支教队还做了大量扶贫助学工作,先后在受援的7所乡村中学以及县城的3所中学设立了面向农村学子的“复旦支教奖助学基金”,发放奖助学金81.96万元,2100余名当地学生受到资助。刚支教了两个月的杨朕宇,最近还向新闻学院师生倡议为乌江复旦学校筹集“谢六逸奖学金”,他自己则率先把刚获得的4000元奖学金悉数捐出。

  支教队还致力于改善当地落后的教学生活硬件设施。2001年秋季,全国第一所“乡村宽带网络学校”在西吉县王民中学建成。2005年4月,全国第一所由支教队员联系捐建的希望小学,在西吉县新营乡破土动工。

  支教队员解帆毕业后,加入一家大型外企,担任公司第一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他尽可能地影响身边党员,让更多人了解农村现状。听了他的介绍,公司在宁夏捐资修建了一座水窖。

  志愿一年,受益一生

  从1999年至今,复旦已派出130余名优秀学生赴宁夏、云南、西藏、贵州等地支教、支医,从事基层法律援助、乡镇文化建设等志愿服务,成为首批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高校之一

  “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全国优秀服务队”、全国百优“青年志愿服务集体”、“中国杰出志愿服务集体”……荣誉接踵而来。对校方来说,支教,也是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寻找突破口的有益探索。

  “志愿者基本来自大城市,在遇到挫折、适应生活、寻找生活乐趣到享受生活的整个过程中,志愿者们有相当大的改变。”复旦大学团委书记尹冬梅说:志愿一年,受益一生。一年的锤炼,抵得过无数次枯燥的说教,志愿者工作已经成为全校德育的有效载体。

  为了让志愿者队伍茁壮成长,复旦的关怀无微不至。学校为每位志愿者购买保险,将他们的生活困难降到最低。为解决支教队员就业的后顾之忧,学校增加了保留人事录用资格、加强就业指导等政策。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和校长王生洪教授,总要专门为志愿者送行。每逢节日,校党委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亲笔致信问候每一位西部志愿者。“复旦永远是你们的娘家”,是回响在西部志愿者耳际的殷殷深情呼唤。

  西部志愿者教学成效明显,多所受援学校实现高考“零的突破”。志愿者还做了大量扶贫助学工作。

  复旦还以西部志愿项目为辐射点,寻求多方合作。“复旦—安利希望基金”,专门用于西部志愿者日常生活补助和支持受援县扶贫工作;各院系先后举办“大手牵小手”、“你支边,我助学”等活动,还与受援县团委、县项目办密切配合,不断为当地注入“活水”。

  今年9月,由复旦大学和贵阳市共同兴建的贵州乌江复旦学校建成,将发展成为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综合性学校。复旦将长期派驻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研究生,参与学校管理。这是复旦对志愿者工作的又一次新的尝试。

  走过百年的复旦,许多东西都在改变。但是,从志愿者队伍中,人们依然清晰地感到当年老校长李登辉提出的“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看到复旦人怀揣着理想服务社会的坚实足迹……

□本报记者 王有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