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那辰光,真当热闹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04:29 钱江晚报

  ■本报记者 温浩杰 本报通讯员 汪永春

  “1955年,我就来到南星桥站工作了,1996年才退休,我可以和你们讲讲我所知道的故事。”今年70岁的程天竑老人,昨天一早看到本报《浙江省第一火车站昨天100岁了》的报道后,和记者说希望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讲诉给广大读者。

  “上山下乡”场面很感人

  “在我的印象中最深的就是热情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在程大伯家里,记者的提问一下子勾起了老人的回忆。

  程大伯说,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杭州的知识青年热情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积极支援黑龙江等祖国边疆建设。这些知识青年几乎都是在南星桥站踏上北去的火车。

  “因为当时边疆生活条件非常困难,生活物质十分紧张,所以知识青年自己带的,行包托运的东西特别多,有面、大米、糖、饼干等等,这些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啊,去那么远的北方,生活不习惯的。因为邮局寄都是要按克来计算的,贵啊,而火车托运便宜,所以那时候杭州发往黑龙江的行李特别多,有的甚至要排一二个月的队呢。”程大伯说,为帮助支边知识做好行李托运工作,他和工友们经常是加班加点。

  “每每要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车站工作人员都要把自己的锣鼓队拉到车站边。工友们的锣鼓声和扬声器革命歌曲的播放声响彻整个车站,热情欢送的氛围非常浓烈。当然分离的场面很感人,好多家长和孩子在临上车的时候,那个哭啊!因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啊。”程大伯说,那些十六七岁的青年们热情支边不容易。

  搬运工人是“发明家”

  程天竑老人感慨地说,南星桥站曾经是我省最大的铁路货运站,作业压力非常重,车站的工人们想出了许多办法,真当出了很多“发明家”。

  以前运送黄沙可是个苦活啊,一车皮60多吨的黄沙要20多个工人挑担子连续工作6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搬运工人就想办法了,最终想出了一个运用漏斗仓装载黄沙的办法。就像以前粮店的漏斗,先把黄沙用传送带送到漏斗里,车皮一开过,打开口子就装运。

  “我们运用漏斗仓装载黄沙后,人力省下了一大半,一个车皮没一会就完成了。”程大伯说起这个工作创新,非常自豪,他说,他们的发明后来在全国各个车站得到了推广。

  “还有那个钢丝网兜,也是我们南星桥站工人们发明的。”程大伯告诉记者:“以前运送大石块也是靠挑,也是搬运工人想出了用钢丝织成网兜,直接把石头卸在网兜里,用吊车吊到货车上,对方站也可以直接用吊车吊走,实在是太方便了,这都是我们南星桥站搬运工人的功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