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龙乡水歌——濮阳市治水兴水促农实践纪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05:00 大河网-河南日报

  

龙乡水歌——濮阳市治水兴水促农实践纪略

  

龙乡水歌——濮阳市治水兴水促农实践纪略

  

龙乡水歌——濮阳市治水兴水促农实践纪略

  

龙乡水歌——濮阳市治水兴水促农实践纪略

  

龙乡水歌——濮阳市治水兴水促农实践纪略
序曲

  连续六年夺得省“红旗渠精神杯”;5年建成120万亩节水农田;3年解决近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4年不让黄河滩区再遭受洪水的侵害,金堤河下游除涝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几年,面对基础薄弱、水患频仍的实际,勤劳而富有智慧的濮阳人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鼓舞下,脚踏实地,在龙乡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治水兴水之歌……

  第一乐章

  为民实事涉水关农

  翻开2005年至2006年两年的濮阳市委全会主题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记者骤感眼睛一亮:报告承诺的每年为全市人民办好的12件实事中,3项工作全部赫然在列,成为关乎全市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福祉的大事。

  除“心腹之患”:建设金堤河下游排涝工程

  (背景)在黄河中下游防洪防汛版图上,金堤河的地位可谓重要,可就是它,竟一度造成了濮阳人的“心腹之患”。

  主体位于濮阳的金堤河,是北金堤与临黄堤之间最大的省际排涝河道。由于一期治理工程采用了壅高水位、强迫入黄的“高水高排”运行方式,致使下游设计水位高出地面5.5米,而且在堤防加培时将原有排涝支沟口门大部封堵,一遇较大降雨,就造成下游20条支沟涝水无法进入金堤河而倒灌至沿河村庄、良田。

  1998-2004年7年间,金堤河下游就发生4次严重涝灾,致使濮阳市的濮阳县、范县、台前县3县累计受灾面积达457.3万亩次,受灾人口395.4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内涝因而成为当地群众难以脱贫致富的主因之一。

  “下决心解决金堤河下游的内涝问题!”濮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个果断决策,并多次向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汇报、沟通,最终得到了肯定和支持。

  2005年4月,省发改委批准金堤河干流下游支沟口防洪排涝闸站工程立项,随即省水利厅批复了工程的初步设计——建15座防洪闸和提排站、4座防洪闸,工程完成后可解除70万亩易涝农田和67万人口的涝灾威胁。

  “上马总投资达6600多万元的这一工程,对濮阳这样底子薄、实力弱的城市来说,着实不易。”追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过程,濮阳市水利局局长王太成颇为感慨:“除省里支持1500余万元外,余下投资全靠市里自筹,虽然很作难,但市委、市政府的决心始终没变,吴灵臣、梁铁虎等市领导多次表态,既然对人民群众作出了承诺,就一定要兑现。”

  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2年间先期启建了7座重点闸站。“明年汛期,7座闸站将全部投入运行,可从此扼住洪水的咽喉,使金堤河下游易涝面积的70%不再遭受水患。”王太成兴奋地说。

  (补白)看着涝水哗哗排进久违的金堤河,范县颜村铺乡葛庄村75岁的葛培杰老人声音颤抖着说:“原来水排不进金堤河,三年两头儿闹涝灾,庄稼几乎颗粒不收,闹得俺农民都不敢种秋庄稼了。这下党和政府给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解除了我们的心腹大患,以后就只管放心种庄稼就是了。感谢党!感谢政府!”

  【插曲】革“心头隐忧”:筑牢黄河护滩工程

  如果说金堤河内涝是濮阳人的“心腹之患”,那么另一件事就是“心头隐忧”了。几年前,面对黄河调水调沙,原来标准低下的濮阳黄河滩区护滩工程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调水调沙第一年,在仅1800个流量的情况下,黄河水流就漫过工程,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大量人畜被围。

  “确保护滩工程不决口、洪水不漫滩,确保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新形势,濮阳市委、市政府再次作出果断决策:“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从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高标准、高质量加固建设护滩工程。”市政府和沿黄3县签订责任目标:确保黄河在4000个流量的情况下,护滩工程不决口,洪水不漫滩。

  2002年以来,沿黄3县投入资金5500多万元,动土方798万立方米,对179公里长的护滩工程进行了全线加固。

  (补白)2002年,黄河进行第一次调水调沙试验,流量为1800多立方米/每秒,濮阳段即发生漫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护滩工程建成后,4年间再未发生过漫滩现象。2004年黄河中下游的一次强降雨形成的3880个流量的洪水安全过境。可以说,濮阳黄河滩区近3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和40多万亩耕地的安全有了可靠保障。

  目前,濮阳市防洪减灾体系已基本形成:境内主要防洪排涝河道金堤河、马颊河、卫河除涝标准达到3年一遇,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造只新“水缸”:新建渠村引黄闸

  (背景)2005年,本报一则报道引人注目:《濮阳50万人靠井吃水》。新闻发生的背景是濮阳城市水源遭污染的事实。

  过去,承担着为城市居民及工农业供水重要任务的濮阳老引黄取水口,在天然文岩渠入黄口下游800米处,并同处黄河同一凹岸。近年来,天然文岩渠上游排放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入黄河,顺流入濮阳引黄取水口。自2004年10月以来,濮阳被迫多次长时间关闭取水口,启用地下水,一度造成市民恐慌,工业企业用水紧张,设备严重腐蚀。不仅如此,如果长期利用污染水灌溉,可能造成193万亩农田的农作物有害物质残留超标。

  2005年,濮阳市市长梁铁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城市引黄取水口污染治理作为为民所办实事之一来抓。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徐教科任政委、副市长魏有元任指挥长的渠村引黄闸改建工程指挥部,在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的情况下,强力推进工程建设,使工程于去年10月底得以顺利开工。

  经过千余名工程建设者的辛勤劳动,主体工程于今年6月底实现建设目标,并经受住了调水调沙和汛期洪水的考验。

  “目前工程建设已大头落地,可望年底前投入运行。”作为工程的推动者之一,王太成这一刻甚是欣慰:“届时,濮阳50万市民和193万亩良田都将重新喝上干净的黄河水。”

  (补白)新建濮阳渠村引黄闸工程是项没有“含金量”的项目——上边仅批准立项建设,至今未支持一分钱资金。面对资金困难,濮阳市委、市政府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推进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筹资7200万元,完成投资5600多万元,为工程在年底前通水提供了资金保障。

  同时,工程从开工到主体竣工,仅用了一年时间,创下了沿黄引黄取水工程建设进度的新纪录——迄今最快。有专家惊叹:“像这样投资规模这么大、任务这么艰巨、技术性这么强的工程,一般没有两到三年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濮阳新引黄工程堪称奇迹。”

  建“民心工程”:苦去甘来润众生

  (背景)“苦水村的水不能喝,苦水村的百姓疾病多,苦水浇的庄稼不能活,苦水村的人光棍多。”

  这是流传于濮阳市农村的一段顺口溜。顺口溜反映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濮阳饮水不安全区(俗称“苦水区”)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涉及80个乡(镇)、851个村,共计11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2%。由于饮水多为高氟水、苦咸水,长期以来“苦水区”的群众生产、生活,乃至人身健康,都遭受着严重影响甚至危害。

  让“苦水区”群众欣慰的是,旨在解决他们饮水安全问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被濮阳市委、市政府列为必办实事。“解决苦水区群众的饮水问题,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德政工程’。”市委书记吴灵臣强调:“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将之作为工作中的大事、要事抓紧抓好。”梁铁虎、徐教科、黄廷远、孔德钦等市领导,多次深入试点,考察督促工程建设。

  资料显示,自2004年以来,该市累计投入资金4408万元,其中市、县配套资金近1000万元,解决了122个村的16.1万多人的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到今年年底,总数可达20万人。

  (补白)“苦去甘来”的清丰县陈庄乡陈庄村群众,用朗朗笑声和滚烫的语言来表达激动之情:“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变成了现实!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水利部门。”

  第二乐章

  点面结合兴水促农

  “盆景”处处栽:节水改造

  (背景)王太成说,夺“红杯”,保“红杯”,除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外,还要在发展节水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迈出大的步伐。为此,濮阳市近年来开展了每个县(区)都要高标准建设一处万亩以上的高效节水示范区活动,并要求示范区达到节水型、高效型、景观型、生态型“四型”标准,在全市农村建成了一个个节水农业“盆景”。

  濮阳市大力实施节水改造的工作始于2001年。5年来,全市共建成节水农田面积达12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示范区8处共8万多亩。示范区内沟、渠、井、田、路、林全面规划,综合治理,200-300亩成一方,一渠一沟一路,实行灌排分设,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建管新格局,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3提高到0.6。在用水量减少的情况下,小区内农作物的产量却提高了两成以上,使农民增收近百元,经济、社会效益俱佳。

  (补白)水利部农水司负责人和省水利厅领导在濮阳考察后,对濮阳节水农业建设成果赞不绝口,“这哪里是农田,分明是花园”,“堪称全省精品”。

  造丰产“大花园”:建设高效灌区

  (背景)近几年,濮阳黄河滩区的农民发起了“绿色大米”财:水稻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万亩扩大到目前的60万亩;范县“天冠”大米、濮阳县“家家宜”大米迅速成长为消费者喜爱的知名商品。

  “水稻产业的崛起,得益于灌区面积的不断扩大。”王太成说,在抓好小“盆景”塑造的同时,濮阳市近年来还狠抓丰产“大花园”——灌区的建设。2002年,把涉及3县2区、面积190多万亩的渠村灌区申报进入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资计划。4年来,争取国家及省投资3660万元,使第三濮清南引黄渠过水能力由原来的5立方米/秒提高到15立方米/秒,将黄河之水引入了濮阳市西部沙区60万亩土地,解决了困扰这一地区多年大灌溉水源短缺问题,受到国家水利部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今年,覆盖耕地面积120多万亩的南小堤引黄灌区建设工作已经启动,并被纳入国家投资计划。

  (补白)根据有关政策,灌区建设一旦纳入国家投资计划,就将长期获得国家资金扶持,直至建设达标。初步估算,濮阳正在建设的2个灌区,总投资可达13亿元。不难想像,13亿元资金将会为濮阳农业增添强大的后劲!

  第三乐章

  同声合唱谱就新篇

  实施“一二三”工程

  (背景)近几年,濮阳市多次出现严重春旱。特别是去冬今春,3个多月平均降雨量仅10多毫米;全省受到干旱威胁的300多万亩麦田有200多万亩在濮阳,卫星遥感监测当地一类苗仅占10%。

  然而,今年夏收的结果却让人们吃了一惊:平均亩产达425.92公斤,创下濮阳小麦单产新纪录,成为全省3个单产超过400公斤的省辖市之一;总产达到129.07万吨,比上年增加8.6%。

  省长李成玉在濮阳调研时指出:“濮阳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农业连年稳产高产,我看主要是得益于水利。”

  让我们把目光回溯到2002年,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的王太成就任濮阳市水利局局长。上任伊始,他便提出了一个“一二三”工作思路:“一打基础”,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构筑高产稳产农田体系,夯实农业基础;“二抓重点”,实施渠村引黄闸改建、金堤河下游支沟口防洪闸站、农村饮水安全三项重点工程,消除影响濮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三举亮点”,搞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区建设,打造精品,发展现代水利,提升水利建设整体水平。

  他们编制了《濮阳市水利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与之配套,制定了濮阳市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滩区治理规划、农村饮水安全规划、马颊河综合治理规划、渠村引黄闸改建工程实施方案、金堤河二期治理方案等。站在发展现代水利和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濮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与保护,一一作了科学规划部署,绘制了濮阳水利发展的宏伟蓝图。

  (补白)可以说,这几年是濮阳市水利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几年,各项事业均有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2000年以来,全市有效灌溉面积新增27.49万亩,达到319.9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新增62.16万亩,达到120万亩;旱涝保收田新增26.15万亩,达到264.63万亩……

  成绩是干出来的,不是请来的

  (背景)记录在濮阳市水利发展史册上的还有这样一串闪亮符号:市委、市政府夺取省“红旗渠精神杯”立功单位,市水利局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重点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筹集建设资金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目标管理优胜单位等50多项荣誉称号;在全省“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中,除市里连续六年夺取市级杯外,所辖的范县连续十一次夺取县级杯,濮阳县连续七次夺取县级杯,竞赛成绩十分骄人。

  有收获,必有耕耘。

  台前县刘子渔沟和岳鲁沟闸站施工时,正值酷暑,许多人拉肚子,吃药打针都不见效,但为了确保工程进度,仍冒着40摄氏度的高温坚守在工地。

  为尽快拿出设计方案,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的一位女同志早上上班时,孩子未醒,晚上下班回来,孩子已睡熟,一个星期没能和孩子说上一句话。

  金堤河7座排涝闸站有5座涉及山东省,其中4座全部在山东境内,群众工作的难度十分大。为尽快协调好一系列问题,副局长杨洪谦东奔西跑,时常一身泥土和汗水,同志们开玩笑说:“你快成了一个施工队长了。”

  当然,人们不会忘记,濮阳水利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濮阳市四大班子领导的心血和汗水,都集纳着各县区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正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濮阳水利才有着如此辉煌的今天!

  (补白)走进濮阳市水利局朴素的小院,迎面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鲜红的大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这是‘红旗渠精神’的概括,作为水利工作者,应当时刻铭记并践行这种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实干、苦干,才能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诠释自己在局内大力宏扬“红旗渠精神”的初衷,王太成声音格外铿锵:“因为,成绩是干出来的,不是请来的!”

  水兴则农稳。省委书记徐光春(左二)在濮阳调研时,对该市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给予积极评价。王大林摄

  兴利除害,水之要务。省长李成玉(左三)在濮阳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对加强改进水利工作提出要求。王大林摄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新民(左二)在濮阳调研防汛抢险工作。濮水摄

  副省长刘新民(前排左二)在濮阳挑灯看望遭受洪涝灾害的群众。濮水摄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场景濮水摄

  本报记者李煊通讯员郑迎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