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拍卖地名”中的文化割裂与商业压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07:41 山西晚报

  [新闻回放]据《新京报》昨日报道:近日,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宣布将实行地名有偿命名制度。相关部门称此举是为“解决政府资金困难”———虽然该部门强调“所得资金将全部用于地名管理资金”,但这一理由并未让公众认同拍卖。有媒体认为,地名命名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政府不该垄断;许多公众批评这是政府的权力寻租。

  相关部门给出的理由似乎很有道理。路名不拍卖的话一无所有,公共资源被白白浪

费,拍卖既增加了公共财政,又宣传了企业,公众也能享受到更好的路政服务,这有什么不好?问题在于这种计算只统计了经济效益,而没有把市民的文化感觉计算在内。

  “拍卖”确实是一个好东西,如果有买主的话,我愿意拍卖自己一切身外之物,我的衣服、围巾、皮鞋、看过的书、用过的钢笔等等,但我绝不会拍卖我儿子的起名权。因为,命名中包含着一种血缘归属、身份认同和关系凝聚,这是再多金钱也难以替代的。

  同样,市民对自己所在城市公共设施的名字,也有类似的价值认同。毕竟城市不是简单的建筑组合和符号堆砌,市民栖息和流动的环境是由一个个实在的桥、路和广场组成———一个路名或地名,可能铭刻着历史人文的变迁,也可能伴随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的一段生命记忆。正因如此,许多城市给新建公共设施命名时,一般都采取向市民公开征集的方法。这样既能充分调动民间智慧选一个公共认同的好名字,又能在尊重民智、民情、民意中增强城市的文化凝聚力。而政府甩开市民独断地向企业拍卖地名,则割断了市民与地名间的文化脐带,在潜意识中伤害到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

  从另一个角度看,拍卖公共地名会加重公众的商业压抑感。在市场力量的横扫下,店铺紧连、广告牌林立、广告语铺天盖地,城市空间已经日益被商业化吞噬,如果连公路、广场、桥梁这些最后的公共文化地盘都插上商业化的大旗,市民的精神自由何所寄依?

  一个部门解决财政困难有许多方法,比如精简“地名管理委员会”这类冗员机构等;即使选择“拍卖”,也应该选择从拍卖“部门超额、干部超标公车”开始,怎么会首先想到拍卖地名?

  曹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