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曹林专栏 “拍卖地名”中的文化割裂与商业压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07:5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近日,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宣布将实行地名有偿命名制度。即通过协议和拍卖的方式,将新建的或者必须改名的道路、桥梁、广场等公用设施以及住宅区的命名权进行出售,相关部门称拍卖路名是为“解决政府资金困难”???虽然该部门强调“所得资金将全部用于地名管理资金”,但这一理由并未让公众认同拍卖,有媒体认为,地名命名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政府不该垄断;许多公众也批评这是政府的权力寻租。

  (10月26日《新京报》)

  公众的质疑似乎很无理。路名不拍卖的话一无所有,公共资源被白白浪费,而拍卖则是一种“帕累托改进”,既增加了公共财政,又宣传了企业,公众也能享受到更好的路政服务,这有什么不好?问题在于这种计算只统计了经济效率,而没有把市民的文化感觉计算在内。“谁有钱用谁名”的拍卖命名会割裂市民与城市的文化脐带,对市民城市生存的商业压抑感雪上加霜。

  “拍卖”确实是一个好东西,因为它能使一件东西在竞争中以最高价卖出去。但我绝不会拍卖我儿子的冠名权,绝不会接受谁出钱最多谁就有权给我儿子起名字。所以坚持捍卫对命名的主权,主要在于命名中包含着一种血缘归属、身份认同和关系凝聚,这是再多金钱也难以替代的。

  同样,市民对自己所有城市公共设施的名字也有类似的价值依赖。毕竟城市不是简单的建筑组合和符号堆砌,他们栖息和流动的环境由一个个实在的桥名、路名和广场名组成,这些名字他们每天都会看到、提到、经过和停留----正因为此,许多城市给新建公共设施命名时一般都采取向市民公共征集的方法,这样既能充分调动民间智慧选一个公共认同的好名字,又能在尊重民智、民情、民意中增加城市的文化凝聚力。而政府甩开市民独断地向企业拍卖地名,则割断了市民与地名间那段隐秘的文化脐带,在潜意识中伤害到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

  其实在长远利益上拍卖地名也并没效率。从新闻中得知,武汉拍卖地名的使用期限拟定为15年到20年之间,20年过后,企业换了地名也得跟着换,要知道换个地名得耗费多大的社会成本!对地名来讲,稳定是最大的效率,越长久越能积累无形价值,而“拍卖”这种经营方式则使地名缺乏稳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