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以文化人”铸魂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08:07 沈阳网-沈阳日报

  如果说,于洪区的经济发展在全市郊区县中稳居领跑地位,那么,支撑其领跑的动力则来源于大文化建设。于洪区的大文化建设,正与“于洪快上”同步向前疾进……

  崛起与“补齐”

  于洪,这个有着7200年新乐文化历史的沃土,也曾让文化有过失落的感觉。当然,

是对照红火、辉煌的经济发展而言。一方面迅速崛起,一方面成了木桶的短板,这种现象引起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10月25日,记者与于洪区委书记陈仲兴谈起全区大文化建设。“这里有一个如何认识文化与经济和社会关系的问题,有一个如何摆布经济和文化位置的问题。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还要‘以文化人’。文化即是化人,这是个塑造灵魂、心灵展现的过程,是精神产品得以实现和扩展的过程。当然,还要以文养文,发展文化产业。”陈仲兴谈起全区大文化建设,其热情比起谈抓经济工作毫不逊色。

  说起区委、区政府领导重视文化、懂文化,区文体局局长郭连城讲了一个小故事:今年4月份,陈仲兴听说于洪境内有一家“红太阳乡村风味楼”,以红色酒吧文化引起轰动,便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前去暗访,把所有的节目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第二天,陈仲兴找来郭连城,告诉他已预订好房间,请他带着相关人员去看节目,并诚恳地提出建议:这种文化现象应该肯定,有些节目需要调整。具体要求是“不准处罚,帮助提高”。郭连城等看完节目,找到负责人拿出节目单,从节目内容到主持人串连词,逐一调整,既保留、支持了这种文化现象,又从正面维护了文化市场的健康。

  [采访手记]能把文化建设摆这么高的位置,足见于洪区委、区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同时,懂文化、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也是一个关键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硬碰硬,投入是关键

  时近初冬,陵东街道西窑村农民热爱体育活动的热情丝毫未减。拥有篮球场、网球场和乒乓球场的综合体育场,依旧挤满了人。这座投资50万元,在一块废弃地上建设的2000平方米村级体育场,是村民的骄傲。旁边是138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内设棋牌室、台球室、健身室、阅览室和音乐舞蹈室等,文化活动中心再往前是4000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村党支部书记韩贵成告诉记者,近年村里用于文化的投入累计达450万元,村里几乎每周都有各种歌曲、演讲、绘画比赛、文艺汇演、知识讲座等文化活动。“前几天,一位大学老师讲课时说,文化生活是西窑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于洪区区长王开军与记者算了一笔“投入账”:

  去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在相继改建、美化、亮化于洪广场、黄海花园、北塔广场的基础上,又投入600多万元,重点建设了占地6万平方米的浑河滩地滨水路广场;投入200多万元,高标准装修和改造了区文化馆和图书馆。目前,全区拥有文化广场221个,其中被市里评为“四星级”的广场21个,“五星级”的广场4个;于洪区文化广场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市郊区县中处领先地位。同时,全区141个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占行政村总数的92.1%%,村级活动室每天接纳人数超过万人。今年2月,于洪区荣获“辽宁省文化先进区”称号,实现了一年进入省文化先进区的目标。

  [采访手记]如果说,文化建设是“软件”,那么需要硬投入的支撑。在不到两年时间里集中财力打基础,足以体现区委、区政府建设大文化的决心与魄力。难怪,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定在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创新文化大篷车全国居先

  8月4日,国家文化部领导专程到于洪考察大文化建设,其评价是:于洪区群众文化体系建设,在全国农村属一流;文化大篷车代表了全国农村文化工作发展的方向。以“三送”(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为载体的文化大篷车,是于洪区大文化建设最具有特色和典型意义的文化活动,其创新模式和规模,为东北地区首创,在全国县区居先。

  10月21日19时许。在于洪区鹏程社区,一辆大型演出车,放下三面车廂就是一座标准舞台。20多名演员演出了近两小时的综艺节目,数百名观众热情洋溢。人群中,一位大妈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这位史艳华大妈告诉我们:大篷车演出她场场不落。她还和邻居姐妹组成了健身舞和时装表演队。区文化馆馆长陈维彪说,这辆大篷车是区里投资60多万元制造的,如今已演出近百场。20时,记者赶到20公里外的大兴朝鲜族乡援工村。村部的一场电影,招来五六百位村民前来观看。这支电影轻骑队已走遍了全区各个村,仅今年已送电影下乡1270场。区图书馆投资15万元购置了新书,农民想看什么书,图书馆既可代购也可为之订购借阅,还为农民送书下乡,每月10天,雷打不动,全年送书下乡5万余册。

  [采访手记]有一组数字:去年全国农民人均文化消费1.27元;全国农民人均图书为0.11册。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中,有一项是每月每村放一场电影。于洪区提前完成了这一指标。农民渴求文化,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农民。从这个意义上说,于洪区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本报通讯员邢满臣本报记者杜争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