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充分发挥政法机关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08:52 法制日报

  政法机关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社会矛盾、预防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中担负着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政法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必须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深化维护稳定工作认识,完善维护稳定工作思路,创新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加强维护稳定工作薄弱环节,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深化维护稳定工作认识。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提下的和谐社会,是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扩大开放条件下的和谐社会;我们所追求的和谐,是创造中的和谐、发展中的和谐,是社会改革、社会变迁中的和谐。和谐社会这种动态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把稳定工作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中来研究,把稳定工作提升到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更高层次上来追求,使整个政法工作着眼于和谐、致力于和谐,有利于激发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有利于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作为检验一个地方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标准。凡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事,就要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事,就要毫不迟疑去改。检验一个地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绩效,不仅要看这个地方管理是否严格,而且要看这个地方的党政部门特别是政法部门服务是否到位;不仅要看这个地方是否安定有序,而且要看这个地方是否充满了活力;不仅要看这个地方是否保持了稳定,而且要看这个地方是否促进了和谐。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检验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二、完善维护稳定工作思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在于促进社会和谐。这就要求所有政法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坚持执法为民,拓宽维护稳定工作视野,完善维护稳定工作思路,找准维护稳定工作着力点。一是既要着力消除不和谐因素,又要着力增加和谐因素。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是完全必要的,但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更具有根本性、基础性和主动性、自觉性。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二是既要着力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又要着力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是我国政法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但是,必须适应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和改进政法队伍建设,实现惩治犯罪与保护人权、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既要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又要着力研究治本之策。如果不见微知著、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社会大局稳定的局面就难以保持。但是,要从根本上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必须牢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积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有效抑制和减少影响稳定的各种社会消极因素。四是既要着力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又要着力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狠抓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

  政法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担负着重大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社会稳定的新办法,更加注重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加注重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更加注重狠抓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落实,更加注重统筹各种社会力量,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三、创新维护稳定工作机制。要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积极探索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一是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是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为人民群众平等表达利益诉求提供制度化的平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二是建立健全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的新形势下,及时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群众心理的发展变化,对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深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入到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中,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动态性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努力获取深层次、预警性的社会信息,并加强对社会舆情的综合分析和研判,加强对各种不稳定因素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切实提高社会预警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多渠道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司法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日趋突出。必须从矛盾纠纷多发、判决难以定纷止争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多种办法,统筹化解矛盾纠纷。四是要建立健全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要根据各地社会治安的时空规律和特点,确定打击的重点和方式,真正做到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严重,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哪里;用什么方式更为有效,就采用什么方式,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发势头。同时,要从有利于缓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积极推行社区矫正。

  四、加强维护稳定工作薄弱环节。当前,社会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管理难度不断增大,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着力加强维护稳定工作薄弱环节。一要切实加强对“社会人”的管理。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对“社会人”的管理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功能,把每个人都纳入到社会组织管理之中,做到既服务好“社会人”,又管理好“社会人”。二要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新路子,重点抓好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法制教育和技能培训,完善出租房屋管理协作机制,既有力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又坚决打击混迹其中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加强境外在华经商、旅游、工作、定居等人员的服务与管理。三要切实加强对犯罪多发人群的管理。遏制刑事犯罪的高发态势,关键是要减少社会上的犯罪人员。要加强对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的关心教育,强化吸毒人员的感化和管理,改进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社会消极因素。四要切实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引导互联网业界实行行业自律,有效防范、打击利用和针对信息网络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既顺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势,又能有效解决“虚拟社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五要切实加强社区建设。社会管理的难点在基层,重心在基层。要积极推进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以创建和谐社区为载体,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实现社会管理重心下移,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打造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平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