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傍上循环经济牛倌真“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09:31 中安在线-现代农村报

  提起临泉县瞳城镇瞳城村四队的牛倌魏二喜,当地老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牛。”魏二喜当过二十多年的屠夫,在农信社的支持下,他建养牛场,并运用“牧—沼—渔—苗—肥”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综合养殖业,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致富带头人。

  魏二喜今年50多岁,做屠夫时,杀牛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对牛有着很深的研究:牛的市场行情,哪种牛质地上乘、味道鲜美、富有营养,他心里都有一本账。二十几年屠宰生

涯中,他挣钱并不多。2002年8月,他决定放弃屠宰从事养牛。启动资金不足,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瞳城镇信用社,信用社经过认真调查了解,贷给他2万元。建牛棚,买饲料,凭着宰牛时对牛的了解,他专买价格低、品种好、容易喂的黄牛饲养。他勤劳能干,头脑灵活,善于钻研,几年下来,养殖场越办越大,信用社又及时给予贷款支持。

  魏二喜没有停滞不前,他的目光盯准了“循环经济”。他摸索出“牧—沼—渔—苗—肥”的循环经济模式,养牛是基础,沼气为纽带,并进行秸秆氨化青贮、牧草种植。他收购农民的秸秆青贮,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解决了秸秆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同时为养牛提供了饲料保障。利用牛粪、牛尿及垃圾沤制沼气,每年节约大量燃料、电费费用。沼渣还田代替了肥料,沼液喷洒作物叶面代替了农药。他还利用场内的废沟塘,开挖成面积达10亩的养鱼场,利用沼渣养了5000多尾鱼,年收入8万多远。多余的牛粪晒干销往外地,年创收6.8万元。最近他又学习了用沼渣养蘑菇的技术,进行循环经济的再开发,提高牛粪的附加值和利用率。

  到2006年9月底,养殖场黄牛存栏达616头,一年出栏三茬黄牛1300多头,远销上海、山西、武汉、常州、合肥等地,仅此一项,年获纯利达68万元。

  为了使大家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2005年,他成立了“二喜养牛协会”,发展会员300多名,给大家推广养牛技术,打开销售市场。周边农民目前养牛户日益增多,养牛总数达6000多头。

  由于诚实守信,他在信用社的贷款授信额度一路攀升,从过去的2万元增加至目前的80万元。2005年魏二喜被评为省、市致富带头人,2006年被选为阜阳市人大代表。特约记者游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