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医改就当注重“病人心理感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12:00 光明网
陆志坚

  21日,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在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力、惠氏制药公司协办的“中国医院质量评价标准”论坛上说,医院今后不仅要把对疾病的诊治作为评价质量管理的标准,也要将“病人心理感受”如对服务的满意度、治疗时间、所花费用等纳入其中,以提高医院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10月22日《新京报》)

  将“病人的心理感受”作为评价医院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这显然是一

个让人欣喜的新闻。尽管这只是曹会长阐述的一个观点,但它无疑指出了当前医改应着力的方向。

  说句实在话,时下百姓对医疗服务质量及水平的评价,可以用“很差”来描述。这不但表现在“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的高收费上,而且体现在对病人的冷漠、麻木上,缺失那种“救死扶伤”、“视病人为亲人”的人性化关怀,患者感受到的就是“冷酷无情”、“面如冰霜”,这既不利于患者的健康,也损害了医患关系。

  此前,诸多媒体纷纷高调报道了国家11个部委联合组成了医改协调小组。对此,有一项调查显示,79.7%的受访者认为即将出台的医改新方案“把钱用到百姓身上应是医改核心”。其实,无论采取何种医改模式,无论增加多少政府投入,我们不能仅期望于“把钱用在百姓身上”,更应注重于“病人心理感受”,这是医院的职责所在,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人的发展。而时下幸福指数已逐渐走进百姓生活并成为其思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那么,这种幸福指数体现在医疗服务上,就是患者的心理感受,不是冷漠、厌恶、躲避,甚至是难以承受,而应是心灵上的愉悦、精神上的舒适、环境上的优雅和身体上的健康。

  早几年前,便有经济学家深刻指出,当GDP和民众的幸福感不再有联系的时候,公共政策就不应仅仅致力于让GDP处于上升轨迹,而更应关注百姓的“感受”。这就是说,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医改方案,不但要从经济上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更要在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上注重患者的“心理感受”,真正地让百姓不再看病难。

  治愈率、出院率等指标固然重要,但患者对治疗过程、护理质量以及所承担的经济负担等的满意度,才是以人为本的评价标准,这也是改革成果惠及于民的表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