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教育发展驶上“高速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05:51 光明网-光明日报

  温州这个引领中国改革风气之先的沿海城市,创造了闻名于世的“温州模式”。在教育领域,温州人同样渗透着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了教育信息化的“温州模式”。请看下面这张时间表——

  1999年,温州市率先建成了浙江省第一个地市级城域教育网信息中心平台,并开始规划和建设县(市、区)城域教育网中心平台和校园网。

  2001年,温州启动了以“建网、建库、建队、建模”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

  2002年11月,教育部发文同意温州启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建设。

  2004年温州“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示范区建设通过教育部验收,2005年举行授牌仪式,温州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市级“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应用示范区。

  “教育信息化是一条教育发展的高速路”

  6月是考试的季节。每到这个时期,温州中小学辅导网就成了一张“热网”。在这个虚拟空间里,温州的一些知名教师会挂牌授课,考生们则三五成群地组成网上班级,或听课或讨论。辅导网上开出的“空中课堂”就像学生们的家教。教师们却说,“空中课堂”是一场从教育形式到教育内容都焕然一新的教育革命。

  这种变化得益于温州教育决策者们敏锐的眼光。早在2004年6月举行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温州市教育局局长林卫平就语出惊人:“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教育信息化就是一条教育发展的高速路!”他认为,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也是在资源相对短缺条件下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不仅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次会议上,温州市教育局一连出台了《温州市2004至2007年教育信息化振兴行动计划》、《温州市“校校通”建设方案》、《温州市网络资源建设方案》这3个指导性文件,成为该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南。

  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当时温州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却是起点低、底子薄。“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我们走了一条政府投入、重点倾斜、逐步推进、注重实效的教育信息化之路。”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学新说。紧紧围绕“建网、建库、建队、建模”为中心,温州开展了教育信息化实践与理论创新。“建网”就是建设温州教育城域网,实现全市“校校通”;“建库”就是建设共建共享的分步式大型教育教学资源库;“建队”就是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管理队伍;“建模”就是让大部份老师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

  截至2005年底,该市有1286所学校联入了“温州教育网”,604所学校建了完善的校园网,644所学校注册并开通了学校网站或主页,组建了拥有超过80万学生学籍资料的数据库,基本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质资源的共享。

  教育信息化,投入最关键。该市采取了“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积极筹措”的办法,累计投入了教育信息化经费9.2亿元。另外,该市还借助企业的力量,“借鸡生蛋”建设和维护各种信息技术设备。

  温州教育信息化超常发展的现象引起了全国教育界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顾明远评价说,温州人具有创新精神,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是一项非常明智的决策,必将促进温州教育和经济跨越式的发展。

  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温州市文成县上林乡是浙江省重点扶植的欠发达乡,乡校校长钟富浩一直希望学校有间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小平台。这样,山里的孩子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2005年上半年,浙江省政府和温州市分别给该校送去了34寸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上林乡校简易的光盘播放室也随之建立起来。

  为扶持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温州市先后启动了“139富民攻坚计划·教育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主要建设目标是:通过分布实施,到2007年底,使该市所有中小学(包括教学点)至少有一套光盘播放设备以及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光盘教学资源;每个乡(镇)建成一个网络视频收视点,每所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至少拥有一间计算机教室。目前温州市政府已拨给“农远工程”三年总共1500万元的经费,再加上各县市区1∶1配套,总经费达到了3000万元。

  为帮助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该市已在11个县(市、区)设立了50个可容纳100人以上同时听课、能进行双向互动的现代远程培训教室,2006年将增至278个点,遍及全市每个乡镇,每间教室配一台至少是以512K带宽接入教育城域网或互联网的电脑,以便将教育研究活动实时传送到偏远的农村。

  “只要这些项目能得到全面实施,温州教育信息化的城乡差别、贫富差别必将会缩小,教育的资源共享和均衡发展也能真正实现。”对此,温州市的教育决策者们深信不疑。

  围绕教育创新整合教学模式

  “没有设备想设备,有了设备不会用”,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很多地区都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为此,温州市采取了分级培训、分层培训、分片培训、校本培训、“三结合”培训等形式,尽快地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目前,该市各层面的教师培训已达到4.75万余人次,培训合格率接近98%。据统计,在温州的中小学里,有1/4的教师能够自制CAI软件;而在81所全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能自制软件的教师更是达到了72%,89%的教师能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

  “会用是一方面,我们的目的是要用好这些现代教育设备。”温州市电教馆负责人说。为此,该市电教馆、教育信息中心、教育教学研究院等部门积极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并提炼出“讲授——演示型、自主——探究式、自学——个别学习型”等10种具有代表性的整合教学模式,向温州全市推广。针对每种模式,他们还提出了具体的课堂结构流程,并开出100多节示范课。

  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温州市建立了400多个学生网站、班级网站,为学生营造了网络化学习的环境。该市多次组织了学生电脑制作作品评比、智能机器人及网页制作评选活动,共有260所学校、12000多名学生参与。

  据悉,温州教育“十一五”规划已经出台,其中对教育信息化有了更具体的要求。到2010年,中小学生人机比要达到10∶1(其中小学12∶1、初中8∶1、高中6∶1),全市60%的教室可直接上温州教育网或互联网。同时还提出要力争在2010年之前,实现全市中小学学籍、教师、校产等管理的电子化和全市教育系统办公无纸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