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侨捐小学变私校 捐资人告上法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08:29 南方日报

  侨捐小学变私校捐资人告上法庭

  省侨办主任吕伟雄:支持香港同胞维护侨捐权益

  时政视点

  20年前,香港同胞邓纪蓁先生捐资82万元,在家乡三水区建设公益小学的教室和体育设施等。然而今年4月,他发现学校被所在的村委会擅自租给了私人办学。邓先生知道后十分不满,在与当地政府及承租人的再三协调无果的情况下,他向法院状告镇政府等,指其违法行政,要求撤销村委会的租赁合同,恢复学校的公益性质。这是我省自去年建立侨捐项目监管制度以来,侨捐资产项目因被改变用途处理而进入法庭审理的第一案。

  昨天,省侨办主任吕伟雄亲自与邓先生就此事进行磋商,表示一方面支持邓先生用法律手段维护正当权益,一方面希望有关各方解决问题要合情合理合法。

  侨捐小学校舍转租私人办学

  邓纪蓁先生多年来热心支持广东公益事业,在佛山和韶关等地陆续捐了数百万元,用于建设学校,因而成为这两地的荣誉市民。77岁高龄的邓先生昨天告诉笔者,三水区芦苞镇白土小学的前身是白土国民学校,是抗战前由其父亲、旅港同胞邓倬云回乡兴办。1986年,邓纪蓁先生回乡时见该校已经残旧,而且教学楼及运动场地不足,就决定捐款82万元筹建新楼。改建后的白土小学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还兴建了200米跑道,并种下1500株树。此后,邓纪蓁一直担任白土小学的校董会董事长。

  去年,因为白土小学兼并到了中心小学,校舍空置下来。今年4月,学校所在地的四合村委会在未征求捐赠人意见情况下,将该校以每年3万元的租金租给陈某办学,租期从2006年9月1日开始计算,20年不变。后来,邓先生知道后向区外事侨务局反映此事,并与芦苞镇政府展开交涉。但今年5月16日,承租方不顾校长劝阻,带领大队施工人员进驻,封锁足球场及田径体育设施,开始掘地建房。邓先生无奈之下,只得将芦苞镇政府告上三水区法院,指其违法行政。该案在今年9月开庭,至今仍在审理当中。

  “第一案”引起三级侨办关注

  这是自去年我省建立侨捐项目监管制度以来,侨捐资产项目因被改变用途处理而进入法庭审理的第一案,这一事件也引起美国、加拿大华人媒体的报道。广东省、佛山市的侨办和三水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进行认真的协调处理。

  省侨办吕伟雄主任了解到该案情后,指示侨务部门主动介入,既要维护侨捐法律法规的尊严,树立侨捐项目监管制度和侨务部门的威信,又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捐赠法》,侨捐财产及其增值为社会公共财产。另外,《广东省华侨捐赠公益事业项目监督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华侨捐赠项目形成的资产,除捐赠时有明确约定外,不得将其作为国有或集体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抵押,不得改变华侨捐赠项目的非营利性质和公益事业用途。”因此,省侨办认为,白土小学所接受的侨捐财产是社会公共财产,不是国有或集体资产,任何单位未征得捐赠人同意,未经县、区侨务部门和政府审批都无权处置。因此,四合村村委会不拥有白土小学侨捐财产的产权,其擅自将该校出租给私人办学是违反了有关侨捐法律法规的,该出租合同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而且,白土小学原先是公益性质的镇办小学,芦苞镇政府对该校侨捐资产负有依法管理的责任,而镇政府却在承租人申请办学书上签署“同意开办”的批示,其行政行为与有关法规相悖。

  本报记者林亚茗徐林

  通讯员段燕沈卫红

  记者手记

  乱用侨捐很伤侨心

  林亚茗

  广东是全国第一大侨乡,众多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爱国爱乡、热心公益的精神是我省一大宝贵财富。自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在我省捐款赠物总额折合人民币达360亿元,兴办公益事业项目3万多宗,占全国侨捐总数的70%。这其中,全省六成的中小学校、1/5的桥梁都渗透了他们的心血。

  今年夏天广东遭遇水灾,侨胞和港澳同胞捐赠1.1亿元。这当中,有的人是在重病中捐出最后一分情,才安然辞世,这种拳拳赤子心,可感动天地。

  然而,并非人人都能体会到这种情义的分量。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了违背捐赠人意愿、改变公益用途的事情。而某些领导干部,在动员捐助时积极热情,而管理却漫不经心。一些乡镇的侨捐学校因调整而空置,就被随意出租转让;或者侨捐的公益医院转制给了个人。这些导致侨捐财产流失的情况,真的伤害了捐赠人的感情和积极性。

  这些问题引起了省政府和侨务部门的关注,省政府去年出台了《广东省华侨捐赠公益事业项目监督管理办法》,促进华侨捐赠公益事业项目监督管理的规范化。明确规定在未取得捐赠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改变捐赠项目的性质、用途和受益对象。以及如何捐赠、使用、维护、管理的一整套实施措施,包括如何查处各种侵犯、损害侨捐项目的行为。

  白土小学一案是一起典型案例。如今公益项目被转变性质的事情已经发生,甚至闹上了法庭,但如果被告的一方能因此提高对侨捐项目的认识,通过与捐赠方和承租方真诚协商,达到一个合情合理又合法的解决办法,也许不但皆大欢喜,而且能够对因乡镇学校兼并而出现的新问题,找到一个新的出路。我们期待着能这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